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MIC的生产过程已全面实现了自动化,从组装到测试分档均由自动生产线完成,测试分档是MIC生产生命周期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测试机构是由产品的结构性能决定的,每款产品根据各自的结构性能,对应的测试机构是不同的,但是分档设备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本文针对MIC分档设备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从设备的总体规划、设计过程、方案设计的创新到设备的评价逐一进行了论述。目前国内分档设备效率方面普遍较低,设备的结构比较简单,国外分档设备的设计有一定的创新性,结构的应用非常灵活,效率也很高,通过对日韩分档设备的研究可以看到差距,我们要通过研究学习国外分档设备的先进设计思想,扬长避短,在设备设计时不断优化。MIC分档设备的设计要求主要有三个:效率、故障率和误判率。效率是根据设备产能计算出来的,效率越高,产能越大;故障率和误判率是设备运行问题的稽核参数,值越小越好。在具体进行设计时,这三个设计要求是机械原理选择、零部件选型计算、结构设计的依据,如何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出符合条件的设备是本文研究的内容。论文根据设计思路整理出分档设备的总体方案,根据总体规划对现有两种分档设备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出现有设备的不足和问题,在后续新设备的设计中改进和创新。以总体规划为指导,通过一台新型MIC分档设备设计的全过程展现了如何根据设备设计的输入条件进行具体设计。首先,根据设计输入条件进行了技术可行性分析;其次,论述了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是整个设计过程的难点;最后,对设计过程进行了综述,包括结构的选择、关键零部件的选型计算和三维模型建立。设备的整个设计过程分为方案设计、系统设计和细节设计三个阶段,方案设计是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设备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主要取决于方案设计阶段的创新性。论文以具体的结构创新设计实例展现了运用TRIZ理论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设计出球形分档结构;从分档设备的评价方面针对新设计的设备给出了数据分析和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