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儿童断奶模式与喂养方式初探——以安徽薄阳城遗址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217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是人类生命延续的载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希望。然而,儿童也是人类社会的弱势群体,其喂养方式和营养状况,尤其是断奶模式,直接关系到个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死存亡。故此,了解古代儿童的断奶模式和喂养方式,可望为揭示古代儿童的营养状况、生长发育以及其死亡原因提供有价值的重要信息。  近些年来,通过对古代儿童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古代儿童的断奶模式和喂养方式,已经成为了解古代社会儿童营养和生长发育的重要窗口和国际生物考古界的研究前沿。相比较而言,我国在古代儿童的研究方面,更关注与儿童相关的文化现象,罕有对儿童断奶模式和喂养方式的研究报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儿童骨骼相比成人更加脆弱难以保存,以致鲜有机会获取大量儿童骨骼样品进行C、N稳定同位素重建。而安徽滁州薄阳城遗址(西周时期)于近期出土了大量的儿童墓葬,为我们探索我国古代儿童的断奶模式和喂养方式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  为此,本文以安徽滁州薄阳城遗址(西周时期)人骨(包含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和成年人)样品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同一个体肋骨和肢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和比较,揭示了先民的食物结构,重点探讨了该遗址儿童的哺乳断奶模式及喂养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讨论了不同生存方式下儿童断奶模式及喂养方式的异同点。主要认识如下:  (1)总体上,薄阳城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显示出C3类为主的特征,这与西周时期滁州地区普遍种植水稻相关;以成年人为基准,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同位素数据,显示:儿童在2岁已有辅食的摄入,大多数儿童在3-4岁完成断奶,并在此后喂养了更多的植物类食物。这些结论,与中国唐代医书《千金方》对儿童喂养方式的推荐相一致,为了解我国古代儿童的喂养方式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研究范例。  (2)通过对同一个个体肋骨和肢骨同位素数据的对比,不仅可以昭示先民(成年人)食物结构的变化及可能的迁徙活动,尤为重要的是揭示了儿童不同时期内食物来源的变化及断奶模式。薄阳城遗址儿童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段,与C、N稳定同位素数据所揭示的断奶期相吻合,暗示断奶期辅食的摄入使婴儿面对更多的病原威胁和营养压力,可能增加了婴儿死亡的风险。  (3)通过不同生业模式下的儿童哺乳与断奶行为比较,发现社会文化因素会影响哺乳的持续期和断奶食物的选择。从狩猎采集社会到农耕社会再到工业社会,儿童的哺乳期大体上呈现出逐渐变短的趋势。在农耕社会的西周时期的薄阳城遗址,儿童的断奶食物是以植物类食物为基础的,缺少额外的动物奶制品摄入,而同时期欧亚草原的牧业社会,则以动物奶制品作为主要断奶食物。显然,不同生存方式以及文化的差异,对儿童的健康和营养模式乃至死亡都极具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肌少症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合并肌少症患者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怎样才能实现科学和谐发展,靠什么样的机制才能激活生产要素,是各级党委始终探索
本文主要考察民国时期广东农业资源调查的情况,以各类农业资源调查报告书为基础,简述其兴起的背景、调查的组织者、调查的种类、调查的方法以及成果。并通过调查的过程来述说其
在手工管理方式下,企业已经形成了比较成型的档案流程和管理方法。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将改变原有的信息采集、描述、组织、存储、检索、分析和使用方式,使信息的质量、获取途
慢性胃炎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其主要潜在风险是癌变,发生胃癌的风险因胃黏膜萎缩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不同而异。多数慢性胃炎患者首诊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目前基层医生对慢性胃炎
在中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巩固党在青年学生中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的一项不容忽视的战略性工作。高中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抓紧这样一个时期,有
宗族是一个以父系血缘为基础,按照有关规范,组织和运作的社会群体。自宋以降,宗族表现出庶民化倾向,至明清达到顶峰。明清宗族为国家政权所默许,在地方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祠
随着我国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在办公领域的普遍应用,企业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管理,特别是电子文件的保护,存在着诸如电子信息易被更改、易被复制、易造成人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