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24铝合金具有强度高、塑性好、重量轻、优异的比强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如飞机蒙皮、火箭液氢贮箱等)。近年来,国家对空天领域愈发重视,对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和加工工艺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其中形变热处理是调控铝合金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基于“形变+时效”工艺,利用冷轧(Cold rolling,CR)变形制备低到高应变的2024铝合金,并对不同冷轧变形量的样品进行时效热处理,以期望获得优异的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4铝合金具有强度高、塑性好、重量轻、优异的比强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如飞机蒙皮、火箭液氢贮箱等)。近年来,国家对空天领域愈发重视,对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和加工工艺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其中形变热处理是调控铝合金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基于“形变+时效”工艺,利用冷轧(Cold rolling,CR)变形制备低到高应变的2024铝合金,并对不同冷轧变形量的样品进行时效热处理,以期望获得优异的强塑性匹配和较好加工工艺。采用显微硬度测试、拉伸测试、差示扫描热量法(Differ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等对冷轧态和时效处理的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组织表征,系统研究了低到高应变量冷轧变形及时效处理后的微观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冷轧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以位错组织的演变为特征,低应变时在晶粒内部形成大量的位错缠结,随着应变量增加,晶粒逐渐被内部所形成的几何必需界面(Geometrically necessary boundaries,GNBs)和伴生位错界面(Incidental dislocation boundaries,IDBs)这两种位错界面所分割,当应变高于70%时,变形组织逐渐转变成GNBs平行于轧制方向的层状组织(Lamellar structure)。(2)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材料强度先快速增加,尔后增加缓慢,塑性则逐渐下降。拉伸的应力应变曲线显示,材料有明显的加工硬化第Ⅱ阶段,加工硬化率较高,随着应变的增加,加工硬化率逐渐降低。(3)冷轧变形结合150℃以下温度时效样品表现出良好的强塑性匹配,其屈服强度提高为T6工艺的1.5-2倍,均匀延伸率为6.5-7.5%。90%冷轧变形150℃峰时效样品性能最优,屈服强度为660 MPa,均匀延伸率为7.4%。(4)时效温度和应变量强烈影响时效析出行为,时效温度越高,时效析出越充分。当20%低变形量冷轧样品150℃以下温度峰时效处理时,形成大量弥散分布的强化相,而90%冷轧样品经类似的时效处理几乎没有时效析出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躁动镇静评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74例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应用躁动镇静评分评估)、对照组(37例,应用主观经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状况、各项治疗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0.81%,4/37)低于对照组(32.43%,1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
机芯夹板通常以电镀光亮镍或半光亮镍为主,它的硬度比铜、锌、金、银等要高,但镍在空气中容易变色,色泽偏黄,而铑是组成铂金的六种贵金属之一,镀铑质地坚硬,非常耐磨,外观雪白,并且铑的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很好,因此镀铑后的机芯光亮而坚硬,并能在空气中长期保持其光泽度。本文介绍了一种实用电镀铑工艺,并对镀铑过程中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及提出改进方法。
文章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方剂学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围绕方名释义、制方思想、配伍特点、煎服法、中医典故等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有效德育资源,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利用优势资源,加强实践教学;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手段丰富课堂;采用评价考核新体系等方式为有效载体途径,多元化、多途径融入,打造有温度的课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超高强度马氏体不锈钢在强度和硬度方面有较大优势,马氏体铬钢冷轧板在重工业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大量应用需求。本文以6Cr13马氏体不锈钢冷轧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冷轧压下量对热处理过程中碳化物的含量、尺寸、分布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淬火和回火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特征,为马氏体不锈钢生产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对提升马氏体不锈钢性能具有实际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冷轧有细化晶粒和细化二次碳化物的作用;随着冷轧压
为了进一步提升冷轧辊使用寿命,本文针对MC3型冷轧辊生产制造过程中热处理工艺以及锻造工艺进行研究,探索了热处理及伺服锻造对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为MC3冷轧辊制造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本文使用Jmatpro金属材料性能模拟软件模拟了MC3钢的平衡相图,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热处理及伺服锻造工艺,本文也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并借助Deform-3D软件模拟分析优化了其伺服锻造工艺并结合实验进行验证。
高碳马氏体不锈钢因其高硬度、高强度、较好的耐磨性能,广泛应用于航天、医疗器械和化工等领域。高碳马氏体不锈轴承钢中碳元素和铬元素含量较高,不可避免地出现大尺寸共晶碳化物。人们发现氮元素与碳元素相似,均为间隙元素。研究表明奥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中添加氮可提高钢的强度和耐腐蚀性,然而,针对氮元素在高碳马氏体不锈钢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本文在9Cr18Mo的基础上,以氮元素替代部分碳元素,并控制碳元素与氮元
课程思政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剂学是连接中医基础与中医临床的桥梁课程,全面深入挖掘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是造就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中医药人才的重要抓手。本文从方剂理论框架着手,从组方、配伍、功效、主治、用法、分类六个方面全面系统挖掘方剂学课程思政元素,旨在推动方剂学课程思政的实施与发展。
分析视障生方剂学课程思政现状,从时政、方名的由来、方剂著作成书的背景故事、方剂组成变化、方剂煎煮及服用方法、典型病例、方剂剂型的改革和方剂的现代研究8个方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基于ADDIE培训模型的方剂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对学生和任课教师均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医药不分、互为一体”的中医药学科特点以及目前在专业教育中存在医药分家的现状,本文分析了面向农村和社区基层医疗体系的高职高专中医药人才更需要掌握中医药融合的知识和本领,探讨了以学科专业为本位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的“医药结合”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知识框架,为培养能更好满足农村和社区基层需要的中医药专业人才提供思路与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