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空间重构和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算法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负荷预测是指根据历史数据来探究电力负荷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对未来负荷值的影响,负荷预测影响着电网的规划、调度以及安全运行。准确的电力负荷预测是保证电力供需平衡的基础,为整个电力系统的规划和电力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了依据。短期负荷预测是电力负荷预测的一种,由于短期负荷受到气候变化、节假日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收集得到的负荷数据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增加了预测的难度。
  本文首先分析了负荷时间序列的混沌特征。利用关联积分(C-C)方法计算出电力负荷时间序列的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将一维负荷时间序列映射到高维的相空间中,恢复出负荷时间序列的混沌吸引子。再通过小数据量法计算出混沌吸引子的最大Lyapunov指数,从而判断出负荷时间序列的混沌性,理论上证明了本文使用的负荷时间序列具有短期可预测性。
  其次,根据负荷时间序列具有混沌性和非线性的特征,对负荷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PSR)后,利用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对函数的逼近能力去拟合轨迹中相点的映射函数,从而实现负荷值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单变量PSR-GRU预测模型是有效可行的。在单变量PSR-GRU预测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负荷系统外部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多变量序列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仿真实验表明,多变量PSR-GRU模型的预测精度相比于单变量PSR-GRU模型有一定的提高。
  最后,同时考虑到负荷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非线性以及混沌性的特点,根据分解-预测-组合的思想,提出了EMD-PSR-GRU模型。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算法将负荷时间序列分解为多个规律性显著的分量,对各个分量分别采用单变量PSR-GRU模型进行预测,将各个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即可得到总的负荷预测值。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算法,通过对原始负荷时间序列叠加均匀分布的高斯白噪声并进行多次EMD分解来解决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模态混叠问题。实验证明,相比于EMD-PSR-GRU,使用EEMD-PSR-GRU预测模型能够明显提高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EEMD-SE-PSR-GRU模型,对经过EEMD分解得到的负荷分量计算其样本熵(SE),将样本熵相近的分量进行合并建模以达到简化建模过程的目的。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已进入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其首要目的是提供以“人”为中心的智能化服务,特别是,对人体行为的准确感知和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近年来,如何在特定环境下对人体的地理位置、运动轨迹、运动速度进行精确感知已成为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对象。传统人体运动感知系统大多基于计算机视觉、毫米波雷达、或者激光雷达等技术及其专用特殊设备,因而存在实现成本高以及难以大规模应用的缺陷。近年来,随着
学位
基于量子物理学的量子保密通信,利用量子信息技术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安全密钥,然后再将密钥用于保护通信数据的方案,从而达到保密通信的目的,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引起了密码学上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一种保密通信。量子密钥分发(QKD),作为量子保密通信的关键技术,是量子密码学中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QKD以量子态为信息载体,依据量子力学的“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和“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确保密钥的不
直升机桨毂是连接桨叶和旋翼轴的重要部件,直升机飞行过程中,结构复杂的桨毂承受复杂的交变应力,桨毂材料长时间受力将引发疲劳,进而萌生裂纹甚至断裂,埋藏安全隐患。对桨毂材料的健康实时监测并进行裂纹状态识别,对于保障直升机结构稳定、运行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直升机桨毂中央件的某钛合金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疲劳断裂试验获取声发射信号,对桨毂材料疲劳裂纹的声发射特性展开研究,根据直升机桨毂裂纹声发射信
学位
车辆之间的通信既要求超可靠低时延,同时又对通信数据速率有较高的要求。毫米波(MillimeterWave,mmWave)在带宽上具有优势且能支持高数据速率通信,因此毫米波相关技术在车联网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动态环境和高移动性是车辆通信的主要特点,且位于车辆和路边单元等通信实体上的天线高度相对较低,这三种特性为车联网通信的研究和信道建模增加了挑战性。以射线跟踪为代表的确定性信道建模方法通过计算特定
学位
无人飞行器等低空设备的存在使得低空空域管理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低空环境存在着环境复杂,低空目标的“低慢小”特性,现有检测技术复杂等问题,导致低空小目标的检测与位置定位的难度要比高空环境中更高。本文旨在利用移动通信系统对低空小目标进行目标检测及定位,由于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单接收通道模式的信号接收方式,移动通信信号的连续性提高了通信系统与检测系统融合的难度。因此本文就以上问题着重研究了如何结合移动通
图像采样技术是进行图像压缩、传输与存储等基本处理以及实现图像理解、分类与推理等人类高级认知行为的先决要素。但传统的香农—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在应对图像分辨率要求日益增长的大数据时代捉襟见肘,而且它不能有效地契合硬件设备的资源配置。因此,人们始终期望能够寻求一种“硬件压缩”的全新图像采样理论,以便能突破传统采样定理的限制,并且可以更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近年来,新兴的图像压缩采样框架正在逐步地向着这一目
无线传感网络是物联网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采用中继技术可以大幅提高传感节点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传统中继协作的无线传感网络假设中继节点消耗自身的能量来协助源节点的信息传输,然而中继节点的电池容量非常有限,这无疑会严重缩减中继节点的“寿命”,导致中继协作的传感网络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在保障基本通信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如何低成本的为中继节点稳定且持续地提供能量显得尤为重要。射频无线能量传输(Wireless P
随着全光网的发展,可编程波长选择开关(WSS)作为光交换节点中新一代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与光交叉连接器(OXC)的核心光学器件之一,具有波长无关、方向无关、竞争无关、灵活格栅等丰富的全光信号处理功能。具备高端口数的WSS可以极大地降低全光网中多维光节点的建造、运行和维护成本以及系统组成复杂性,此外WSS的精细光谱操控能力可大幅度提升光节点的网络扩展功能和组网灵活性。目前商用WSS主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