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农业正经历着传统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党中央把“三农”问题放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形式,经过20年的发展农业上市公司在数量上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以及资本市场高程度的市场化要求,农业企业必须提升自身经营绩效以达到高效率的利用资本市场。如何系统全面评价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寻找提高绩效的有效途径,从而推动农业上市公司的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我国农业化产业的宏伟目标。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和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首先以2008年和2012年两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从公司财务角度衡量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并对两年的绩效排名进行对比分析。其次辅以案例分析,分别选取在市经营绩效良好的北大荒股份以及经营管理混乱导致绩效低下,最终退市的蓝田股份。经过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农业上市整体经济绩效偏低,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不强,同时发现盈利因子占总绩效比例较高,说明我国多数农业上市公司仍然以营利能力作为评价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这与学界普遍认可的战略绩效评价理论的研究相差甚远,陈旧的经营绩效观导致农业上市公司经营方向或走向多元化,或走向背农经营。同时极少数公司为了达到资本市场的要求,伪造利润等财务数据,退出股市。以上问题显示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提高经营绩效的目的与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目标不一致,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较弱。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鉴于目前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演进分析及大跨度时间段绩效分析较少,且对经营绩效同时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力所能及的研究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实践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