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病疫霉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毁灭性的植物致病菌,其有性生殖对该物种的生存及演化非常重要,但分子机理至今尚未阐明。在疫霉菌属中发现一类新的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GPCR),在其七次跨膜结构域的C端偶联有一个磷脂酸肌醇激酶结构域(Phosphatidylinositol phosphate kinase,PIPK),该蛋白家族被命名为GPCR-PIPKs (GKs),共包括12个成员。本研究初步对致病疫霉GKs家族的Pi-PIPK-D8基因功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以致病疫霉HQK8-3为研究材料,通过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建立了致病疫霉的遗传转化体系;通过实时定量RT-PCR技术,对致病疫霉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器官中Pi-PIPK-D8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克隆致病疫霉Pi-PIPK-D8 cDNA蛋白编码区,构建了Pi-PPK-D8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对Pi-PIPK-D8的亚细胞定位进行了检测;通过电转化将Pi-PIPK-D8的干扰载体pSTORA (A1935)转入致病疫霉中,对干扰菌株的表型进行了分析,以揭示Pi-PIPK-D8基因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1)直接电转化法对致病疫霉来说是一种可行的遗传转化方法,该法的转化率约是原生质体转化方法的2倍,且比原生质体转化法更加简单、快速;(2)致病疫霉菌株HQK8-3的Pi-PIPK-D8 cDNA蛋白编码区序列为3045bp长,编码的蛋白质含1015个氨基酸,与NCBI公布的序列长度及编码蛋白质氨基酸数量相同。但该cDNA序列与NCBI公布序列有9个碱基差异,其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NCBI公布序列有3个氨基酸差异;(3)致病疫霉Pi-PIPK-D8在致病疫霉HQK8-3的休止孢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在萌发包囊、孢子囊、游动孢子和营养菌丝中依次减少;(4)致病疫霉Pi-PIPK-D8蛋白可能定位于菌丝内的颗粒状结构中;(5)致病疫霉Pi-PIPK-D8沉默导致菌株的菌丝生长稀疏,孢子囊及游动孢子数量减少,与相反交配型菌株有性生殖产生的卵孢子数量减少,说明该基因参与致病疫霉菌丝的生长、孢子囊的产生和有性生殖。本研究揭示了致病疫霉Pi-PIPK-D8参与致病疫霉生长发育。对今后揭示致病疫霉一些重要生命现象的分子机理以及对该病害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