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癫痫发作引起的脑损伤,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频繁而持续的癫痫发作,脑内各种酶、神经递质、氨基酸等化学物质迅速变化,可导致脑细胞的死亡。近年来,对神经生化标志物的研究已引起许多研究者的注意,通过对血和脑脊液的研究,目前发现一些生化标志物可以用来判断神经系统的损害范围和预测预后,并发现这些生化标志物在早期优于CT以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它们主要包括一些蛋白质、酶、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神经肽,其中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蛋白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监测脑损伤的分子标志物。本实验的目的旨在通过观察癫痫患儿临床发作后血清及脑脊液中s-100β、GFAP的变化及二者相关性,以确定癫痫发作后是否引起脑损伤、脑损伤的程度并预测预后,并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作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1.癫痫患儿41例,其中全面性发作9例,部分性发作20例,婴儿痉挛症12例;对照组30例,为同期住院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后经各项检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构成比差异无意义。2.癫痫患儿在发作后24小时内,用药后4周、12周分别采取静脉血2ml,对照组患儿在入院后次晨采取静脉血2ml,均离心后取上清液,-80℃冰箱保存待检;婴儿痉挛症患儿入院签署腰穿知情同意书后24小时做腰椎穿刺检查,抽取脑脊液2ml,-80℃冰箱保存待检。3.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遵照试剂盒说明对标本进行检测。4.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包SPSS11.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多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样本之间用t检验,两变量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用等级相关分析,以α=0.05,p<0.05作为差别有显著意义的检验水准。结果1.癫痫发作后24小时,各组血清中s-100β、GFAP蛋白含量明显上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均p<0.01);不同类型的癫痫患者相比,婴儿痉挛组患儿血清s-100β、GFAP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意义(均p<0.01);部分性组与全面性组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2.癫痫发作后24小时,婴儿痉挛组血清及脑脊液中s-100β、GFAP蛋白浓度明显升高,且血清s-100β、GFAP蛋白浓度变化与脑脊液s-100β、GFAP蛋白浓度变化呈高度正相关。3.用药4周后,癫痫组血清s-100β、GFAP浓度较前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4.用药12周后,根据癫痫控制标准,完全控制23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各组血清s-100β、GFAP蛋白浓度较前明显下降,无效组血清s-100β、GFAP蛋白浓度与其它各组相比仍明显高,差异有意义(均p<0.01);控制组、显效组、对照组两两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5.癫痫患儿血清中s-100β、GFAP蛋白含量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呈高度正相关(r=0.54,p<0.01)。结论1.各种类型癫痫患儿血清中s-100β、GFAP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控制效果与用药后蛋白下降速度有关,血清中蛋白浓度越高,下降速度越慢,临床控制效果越差。临床可根据血清中s-100β、GFAP蛋白浓度变化预测早期脑损伤、脑损伤程度并判断预后。2.婴儿痉挛症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s-100β、GFAP蛋白浓度较其它癫痫组明显升高,说明脑损伤较重,预后不良。3.血清及脑脊液中s-100β、GFAP蛋白浓度变化呈高度正相关,临床可只采取静脉血检查评估脑损伤;由于该实验样本数较少,因此该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4.s-100β、GFAP蛋白是胶质细胞的标志蛋白,说明胶质激活在癫痫脑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