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空气质量气候特征及其大地形影响效应的观测模拟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38次 | 上传用户:jak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进行了近50年来四川盆地区域内大气能见度及霾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驱动因素的一系列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9-2013年的全球再分析数据(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分析了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大气结构和边界层变化特征,探索了四川盆地大地形和高气溶胶中心及其变化的关联,以及大气动力热力特性和特殊的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最后,利用在线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模拟了2014年1月12~20日四川盆地一次持续性的重霾过程,并另外设计有无盆地地形的敏感性试验,进一步模拟探讨盆地地形的动力、热力强迫作用以及各气象因子变化对盆地霾污染物变化的作用,并定量评估了地形作用对四川盆地PM2.5影响的贡献,探讨了盆地特殊地形作用的影响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近50年来盆地能见度分布呈现盆地低(约18.9km),且呈明显减少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约-0.91kmm.(10a)-1。大气干消光系数呈增加,人口密度及燃煤增加导致大气细粒子排放增多,霾日数急速增加,气候倾向率约9.6d.(10a)-1。其中冬季1月污染最严重,夏季7月相对清洁。高湿、弱风是导致盆地区域霾污染日趋严重的关键气象因素。(2)地形作用对盆地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盆地上空受地形影响形成强的下沉气流,抑制了盆地空气污染物的向上扩散,盆地内这种大气垂直结构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下沉气流最强,与冬季霾污染最严重表现一致;2)高原背风坡“避风港”效应,盆地区域平均风速纬向偏差约lm.s-1,地处背风坡的弱风区,多静弱风;3)在900hpa到850hpa大气层表现为风速弱切变,湍流混合作用弱;4)盆地近地面贴地逆温与高空气流下沉增温形成脱地逆温,使得盆地内大气层结稳定。这些地形作用不利于盆地内大气气溶胶的扩散、输送,容易造成污染物的累积形成的霾天气。(3)盆地重霾期间有无地形的模拟试验表明:地形作用使得盆地内大部分地区10m风速减少约1.5m.s-1,地面2m温度升高约10℃,边界层高度降低约100~150m。地形作用使得盆地区域内PM2.5浓度偏高约150ug.m-3,地形影响贡献率约70%。地形对污染物的堆积作用表现在污染过程中,尤其是重污染过程。高空背风坡西风带下沉气流被加强,气流下沉增温促使2500m~3000m高空形成脱地逆温,同时在地形作用下使得贴地逆温被加强,是导致盆地本次重霾过程的一个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酞酸酯是一种典型的环境激素类污染物,也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属性。酞酸酯类化合物作为重要的增塑剂在工农业上应用广泛。目前,酞酸酯在土壤、海洋、大气、饮用水及动植物
“案例教学”是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文章就师生喜爱的案例进行了调查,并对教师在就业创业课运用案例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氧对放射所致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空气组、高氧组及低氧组。肿瘤细胞为LA 795小鼠自发性肺腺癌细胞 ,接种于T 739纯系小鼠右后肢皮下 ,待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因其病因不明,病情变化快,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而使其病死率至今仍居高不下。经历了百余年的内外科治疗方法的变革,虽然目前SAP救
随着印染工业的迅速发展,印染废水的大量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研究和开发染料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和技术十分重要。在众多染料废水处理方法中,吸附法因操作
2016年最后一个季度,大半个中国都笼罩在雾霾的阴影下,其中又以华北平原的情况最为严重。12月的北京,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人的内在心情,都显得格外的愁云惨淡。每个人都在谈论
哈尔滨市电镀行业长久以来缺乏合理性的布局,然而排放的电镀废水会对松花江流域水体水质产生重要的影响,分散式的电镀行业废水会带来水体环境的破坏,因此筹建了表面处理行业废水
目的:了解我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啮齿动物及其他有关动物的种类、构成与分布.方法:主要宿主动物调查采用在不同生境随机抽取样方,按洞布夹的方法;小型鼠调查在不同生境采用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