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耕地适度规模评价的基本农田布局优化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s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以建设用地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下,“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越多越好、占用位置越近越好”、“耕地、基本农田避让建设项目”的思想已经成为各地方政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潜意识”,这直接导致了耕地被建设用地切割、分离,耕地经营规模不断减小。耕地地块零星、细碎化和“各自为战”的经营方式,给农业生产要素的运用,人为地增设了不必要的障碍。本文试图从农业规模化发展角度,探索构建以保障粮食规模化生产为导向的划定方法,客观地测算基本农田划定中单个图斑的适度规模值和最小划定面积,为基本农田调整完善提供一种规模尺度,初步实现优质、集中连片耕地的优先划定。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市区为例,借助最新的耕地质量分等成果,将市区范围内的耕地图斑划分了两个基本评价单元;通过对2013年度耕地多种经营模式分析和土地流转流向情况分析,将家庭承包经营确定为主导经营模式;结合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确定了规模评价的主导作物和标准耕作制度。在土地边际报酬递减率等理论的指引下,采用包络分析法对样点调查数据进行评价,测算了不同同质区的不同适度规模和最小划定面积,构建了图斑规模分值计算公式:最后探讨基于耕地适度规模评价的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的可行性。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测定了中等地同质区和低等地同质区在现有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最小划定面积分别为0.8747公顷和0.5733公顷;建立了图斑规模分值计算公式。通过基于耕地适度规模评价的基本农田布局优化,科学、有效的剔除了低规模的基本农田图斑。通过研究,成功减少碎图斑1154个,调整后,单位图斑面积较调整前提高了18.37%,耕地平均质量等由14.52上升至14.50等,实现基本农田的集中连片度提升的同时,优质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布局更加合理。运用土地资源管理部门GIS成果数据搭建数据处理平台,附加农业管理部门的种植成本、产量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学、统计学模型的分析,构建了以粮食规模化生产为导向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
其他文献
新世纪以来,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目标推动之下,国家连续颁发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来解决“三农”问题。这足以说明当前阶段党和政府将农业转型、农村发
民国时期的中医医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体现出时代特征性和历史继承性。民国时期中医医籍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医籍著作众多,西医专著始现;印刷形式创新,新印刷者崭
星模拟器是卫星控制系统中姿态测量关键部件——星敏感器的地面测试和标定的重要设备。星敏感器地面标定试验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卫星在轨道上的姿态精度。本文的小型静态星模
304奥氏体不锈钢兼顾了室温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耐蚀性等多方面优良性能以及经济性,且304不锈钢具有应变速率敏感性,是非常优秀的冲压成形用钢板,在汽车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
近年来,大型原创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将一股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清新之风吹入寻常百姓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推进,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支持城市经济的强有力手段。开发区的建设步伐加快,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进而也出现了一系列土地利用问题,如规划和布局不合
目前,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已成为民众所关注的热点,效益审计已成为政府审计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研究和把握好在新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效益审计的工作方法
<正> 一、发展的历史背景在西方世界,荷兰的中小学教育体制是十分独特的,它不仅是教育体制历史演变的独特,也反映在荷兰现行教育结构的独特中。就历史演变而言,十九世纪下半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我国政策执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政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表现形式越发多样化,而导致此种不良现象出现的原因也随之更加复杂。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不科
生活中许多人都知道高盐饮食对健康不利,但如果片面地认为吃盐越少越好,甚至不吃盐,则失之偏颇。食盐有"百味之母"的美称,不仅是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