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的利用染料测定蛋白质及染料与蛋白质作用的研究论文的基础上,较系统的研究了偶氮胂Ⅰ、7-苯基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钠、偶氮氯膦Ⅰ和偶氮氯膦Ⅲ等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同时,也研究了偶氮胂Ⅰ、7-苯基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钠和偶氮氯膦Ⅰ等与蛋白质作用的机理。 1.研究了蛋白质与偶氮胂Ⅰ的显色反应。在pH3.2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偶氮胂Ⅰ与蛋白质形成红色复合物,λmax为551nm,ε为2.5×105L.mol-1.cm-1。蛋白质含量在13.2mg.L-1-231mg.L-1范围内服从Beer定律。所提出的方法可直接用于血清、花生等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研究了蛋白质与7-苯基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钠的显色反应。在pH2.7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试剂与蛋白质形成红色复合物,λmax为564nm,人血清白蛋白含量在6.6mg.L-1-66mg.L-1范围内服从Beer定律。所提出的方法可直接用于血清、花生等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研究了蛋白质与偶氮氯膦Ⅲ的显色反应。在pH2.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偶氮氯膦Ⅲ与蛋白质形成蓝色复合物,复合物的λmax为685nm。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8×105L.mol-1.cm-1。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呈线性关系,校正曲线在6.6mg.L-1-79.2mg.L-1间服从Beer定律。应用本法可直接测定血清、花生等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 4.研究了偶氮氯膦Ⅰ与蛋白质复合物的光度性质。在pH2.3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偶氮氯膦Ⅰ与蛋白质形成红色复合物,λmax为562nm,蛋白质含量在小于52.8mg.L-1时服从Beer定律。 5.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蛋白质与偶氮胂Ⅰ、7-苯基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钠和偶氮氯膦Ⅰ等的相互作用。用摩尔比法测定了它们的最大结合数,研究了它们的结合机理,并进一步讨论了离子强度对它们结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