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某省院前急救资源配置的现状,系统评价某省院前急救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以发现某省院前急救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为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调查法,收集2014年某省院前急救资源配置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某省院前急救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描述;结合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对院前急救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1.该省城市院前急救模式多样,指挥型占多数,符合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以依托型为主,也符合农村经济水平落后的实际情况。2.该省城乡院前急救分站数量少于标准要求,特别是农村地区,66.7%未设分站。3.该省实际配置264辆救护车,少于标准要求的393辆,车辆配置不足;农村院前急救机构救护车以普通(转运)型为主,城市以抢救(监护)型为主,但抢救(监护)型救护车车载设备配置不好(高级生命支持设备的拥有率低),而且城市救护车超期使用的问题较严重,18.03%救护车使用10年或10年以上。4.分站数量不足必然导致院前急救服务半径过大和院前急救反应时间过长,进而降低院前急救效能;救护车数量不足会导致急救出车率低、回车率高,降低院前急救服务能力。调查结果显示,该省城乡院前服务半径和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都超出了标准,尤其是农村,各农村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为31.05~76.75分钟,距离标准差距很大。城乡急救出车率均值分别为(93.5±6.6)%和(90±7.7)%,低于标准;城乡急救回车率均值分别为(6.4±8.8)%和(7.4±3.4)%,远大于标准。5.院前急救人员实际配置1085人,少于标准要求的2040人,表明院前急救人员严重不足;高学历和技术职称医护人员较少,城市急救中心医护人员学历和技术职称都低于市级医院急诊科。6.通讯方式中,经济实用的车载电话的配置率(26.3%)偏低。调度系统功能不完善,缺乏提供机主姓名和装机地址、统计报表、呼叫电话自动排队和GPS定位功能。7.该省院前急救资源按人口配置公平性较好,按地理配置公平性较差,具体表现为:同样的呼叫,地理面积大、人口分散的农村地区居民等待院前急救服务的时间比人口集中的城市地区居民等待的时间长很多,对农村居民明显不公平。结论:综上所述,该省院前急救资源配置存在数量不足和公平性较差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急救分站、车辆和人员数量不足;城市超期使用的救护车数量较多;车载设备和通讯调度系统不完善;高学历和技术职称医护人员较少;院前急救资源按地理配置公平性较差,未顾及到人口分散的农村居民。建议: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尤其是农村地区,为院前急救资源配置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2.增加院前急救分站和车辆配置,满足院前急救需求;3.定期更新院前急救车辆,保证救护车的性能和安全;4.通过提高待遇、建立定向培养制度及独立的职称晋升机制,保障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数量和质量;5.完善通讯调度系统,提高院前急救效率;6.在院前急救分站数量合理的前提下,以院前急救分站为单元配置院前急救车辆和人员,提高院前急救资源配置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