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延庆地区中元古代高于庄组二-三段古海洋环境条件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e_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古代中期是地球演化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介于两次重大的成氧事件之间。这一时期由于大气较低的含氧量水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使得海洋呈现出大部分表层区域轻微氧化,深水缺氧富铁和中部缺氧硫化的特点(Poulton et al.,2011)?近来,在华北高于庄组发现大型多细胞化石群(Zhu et al.,2016)及通过对华北地台高于庄组碳酸盐岩地化分析发现15.4亿年以后海洋表层氧浓度有小幅度上升(Tang et al.,2016)。基于这些发现,有研究者认为氧含量的波动上升可能促进了真核生物的早期演化;但对这一时期海水氧化增强缺乏直接证据。针对这个科学问题,本文以华北延庆地区高于庄组干沟、下马鹿沟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野外的沉积环境特征及碳酸盐岩、黑色页岩/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分析,为探索高于庄组沉积期古海洋化学状态,尤其是古海洋的氧化还原条件变化趋势,进而了解早期真核生物演化的环境条件,为认识早期生命演化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研究区高于庄组碳酸盐岩和黑色页岩/泥页岩夹层釆集的样品进行了碳氧同位素、全岩主量元素、全岩微量元素、总有机碳以及铁组分等地球化学测试分析。主要选取有利于判别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指标,通过高于庄组第三段黑色页岩铁组分的测定结果,得出高于庄组沉积期的古海洋整体发育于较明显的缺氧富铁环境条件。针对δ13Corg和总有机碳等的相关性分析,并与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相互印证,提出研究区高于庄组二段与三段之交大气--海洋系统有一次小幅度的增氧事件。本文根据RSE的富集特征和能够反映氧化还原条件的其它地球化学指标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高于庄组碳酸盐岩中的碳同位素组分主要受沉积期氧化的影响。同时发现在干沟剖面高三段中部富有机碳沉积层段上δ13Corg达到最低值-34.4‰具有明显变轻特征,并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一些特定的化能自养型或厌氧微生物过程有一定的联系;位于高二段与高三段边界的δ18O同位素由-3.57‰到-9.51‰,此δ18O值的变化可能反映了高于庄沉积期与海侵--海退旋回相关的海平面变化。
其他文献
把局部流量信息与最短路径路由策略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具有感知流量信息的路由策略算法.在该算法中,存在一个调节最短等待时间和最短传输路径之间权重的控制参数,通过调节这个
针对两个不同超混沌系统的反同步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两种控制方法,为响应系统设计了适当的控制器,以达到两个超混沌系统之间的反同步.提出了一种特殊反对称结构,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