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诱导的内源miRNA和siRNA代谢通路的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cuisenlin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沉默从其发现至今,一直和植物病毒有着密切的关系,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抗病毒机制。以前的研究集中在宿主的基因沉默系统如何识别外源病毒的RNA,以病毒的RNA为模版合成双链RNA,之后被DCL切割成siRNA,并形成病毒siRNA的Risc复合物最终对抗病毒的侵染。然而不同病毒被切割产生的siRNA量却具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直接切割的理论很难解释基因沉默对不同病毒起到的抗病毒作用。那么,除了基因沉默系统对病毒RNA的直接切割起到的抗病毒作用外,病毒侵染能否诱导内源的小RNA代谢的变化,通过调控内源基因的表达从而间接的起到抗病毒作用?  本文中通过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amber Mosaic Virus,CMV)三种不同的植物病毒侵染宿主后,宿主小RNA表达谱的变化,发现了受病毒诱导的植物内源的miRNAs和siRNAs,从而第一次证明了植物基因沉默系统还能以间接的方式抵抗病毒的侵染。  首先,通过小RNA的深度测序及相关数据分析,比较了RDV感染,RSV感染和健康对照水稻的小RNA的表达谱。发现在RSV侵染的水稻中,许多保守家族的miRNA*序列会特异性的积累;某些产生于保守miRNA前体上的phasedmiRNA和某些phased siRNA也会特异性的积累。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这些新发现的小RNA会特异的受RSV侵染的诱导,同时,这些诱导表达的小RNA还可以下调靶基因的表达。但是RDV侵染的水稻则没有发现同样的现象。通过芯片数据及实时荧光定量PCR证明,RSV侵染能诱导OsAGO2和OsAGO18的上调表达,但是RDV侵染则只诱导OsRDRl表达的上调。说明在RSV侵染水稻中,miRNA*,phased miRNA和siRNA的积累很可能同AGO2和AGO18的诱导相关。  其次,用CMV-Fny株系的两种突变体病毒CMV2aT△2b和CMV△2b侵染拟南芥,通过对小RNA的测序数据的分析比较,发现CMV2aT△2b侵染能诱导一种2Int的siRNA积累。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种21nt的siRNA由1000多个编码基因产生,并在正负链平均分布。通过对病毒侵染rdr和dcl突变体的分析表明,RDRl参与合成了这些siRNA的双链前体,而DCL4参与了对前体的切割。这些2Int的siRNA能够通过5’碱基的偏好性选择性的进入AGO1或AGO2,从而下调对应靶基因的表达。本论文还发现没有帽子结构的成熟的mRNA作为RDRl的底物合成双链RNA。EIN5(XRN4)是一种5’-3’核酸外切酶。在ein5’的突变体中,由于这种没有帽子结构的mRNA的增多,在没有病毒侵染情况下,也会特异的造成这种siRNA的积累。此外,ein5突变体对CMV的抗性,也说明这条RDRl依赖性的siRNA通路具有抗病毒活性。最后,和(CMV2aT△2b)相比较,CMV2△b和(CMV侵染都不能诱导siRNA的产生说明病毒编码的2a蛋白能够抑制这条RDRl依赖的内源siRNA通路。  本论文的研究第一次揭示了病毒侵染可以诱导植物内源miRNA和siRNA通路的表达,通过调控内源基因的表达间接性的对抗病毒侵染,说明了植物和病毒之间通过基因沉默发生的复杂的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中,多层螺旋CT应运而生,螺旋锥束扫描方式有重建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但瓶颈也很明显:在螺旋锥束CT三维图像重建中,计算机与接收器之间有大量的不
主题式教学是围绕某一个教学主题而展开的,是一种真实情境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借助主题相关的各种资源和探究活动与形式,使学生的认知产生迁移,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学位
湿地泥沙淤积造成土壤容重、含水量和金属元素含量增加和土壤有机质及温度降低等,而通气性降低对植物根系形成缺氧伤害是限制湿地植物生存和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在长期的适应
闻风而动的国际PE纷至沓来今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 Windsw
镉(Cadmium,Cd)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毒性很强的重金属之一。本文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实验材料,探讨重金属镉及其与钙或钾组合对拟南芥幼苗生长、光合色素、抗氧化酶系统、次生
由于指纹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的特征,以及指纹识别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指纹识别已经成为当前最流行、最方便、最可靠的个人身份认证技术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指纹识
如何快速有效地分析任意电大尺寸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长期以来一直是计算电磁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从矩阵预处理技术出发,结合矩量法(MO
当今对集成电路高速、高集成度以及大信息存储量的追求,使得MOS晶体管的特征尺寸持续不断的缩小,同时也伴随着不同结构和不同材料的出现。但是随着晶体管特征尺寸的缩小和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