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小环太湖地区国土资源承载力及其优化调控措施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20201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人类社会由于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改变着资源、环境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的配置方式,进而影响着国土资源系统的综合承载能力,尤其是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造成了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国土资源超载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土资源系统要素间配置的均衡性,使得国土资源系统的综合承载能力日趋下降,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域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我国环太湖区域就是一个典型。为此,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承载力以及国土资源单要素承载力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地理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国土资源承载力的演变机制,并以资源环境瓶颈约束较强的江苏省环太湖地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区域国土资源承载力及其优化调控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文章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一是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主要从三方面进行阐述:(1)国土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背景:(2)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包括承载力的起源与内涵的演化、承载力研究过程当中出现的承载力定义、应用领域、特性及研究方法等;(3)单要素国土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要素承载力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承载力及国土资源单要素承载力研究有待深入的领域,以及开展环太湖地区国土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必要性。   二是与国土资源承载力有关理论基础的研究。通过对国土资源系统结构、功能及其结构、功能与承载力关系的剖析,验证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及人地系统关系理论在国土资源承载力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国土资源承载力的演变机制,指出国土资源承载力即国土资源承载支撑保障力,由国土资源承载支撑力和国土资源承载压力的对比构成,隶属相对承载力的研究范畴。与此同时,阐述了国土资源系统构成诸要素,如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尤其是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等因素对国土资源承载力发展、尤其是国土资源承载支撑力演化影响的重要性。   三是选择资源环境瓶颈约束较强的江苏省环太湖地区进行国土资源承载力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通过对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国土资源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的分析,发现:首先,资源环境基础支撑力、社会经济发展获得支撑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所导致的资源环境压力并存:其次,农用地数量下降与建设用地数量增加并存,土壤点面源污染与水资源的功能性缺水问题并存,环太湖国土资源系统存在结构失衡、功能衰减问题;(2)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国土资源要素配置特征表现:首先,1990-2005年间,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土地资源、水资源与水环境的人口承载力下降;其次,1980-2005年间,社会经济要素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总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但单位GDP的资源负荷和环境负荷下降;再次,1980-2005年间,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负荷先降后升、水资源利用的经济负荷下降;总体而言,社会经济要素发展以损失一定地资源环境要素为代价,但代价趋于减缓;(3)国土资源承载支撑保障力模型的构建及解算研究。首先,承载支撑指数2000年(400.6469)>2005年(213.3174)>1990和1980年(1.7462);其次,承载压力指数2005年(434.22)>2000年(38.22)>1990(2.89)>1980年(0.17);再次,承载支撑保障指数1980-2000趋于提升,2000-2005年趋于下降,总体而言,1980-2000年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国土资源系统处于良性发展态势,2000之后国土资源压力大于其所受支撑力,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大幅度下降;   四是江苏省环太湖地区承载力优化调控研究,具体是:(1)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国土资源承载力优化调控研究,即在对国土资源承载力优化调控目标、调控内容概述的基础上,设计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针对江苏省环太湖地区进行基于情景分析的模型解算,发现总体而言,江苏省环太湖地区需要达到更高的经济水平以提高国土资源系统对人口要素、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能力;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产生的资源环境压力存在较强区域差异性;(2)基于承载力优化的国土资源整治措施及制度保障研究。首先,指出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国土资源承载力提升现有制约因素及其优势、以及国外环湖国土整治经验模式:其次,提出针对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各环湖区域段的国土资源承载力优化目标,并与各环湖区域段实际情况对比分析,指出各区域目标实现情况的难易,并据此制定环湖国土资源整治的目标区划,包括人口目标区划和经济发展目标区划;再次,指出应从基础性承载力的维育、获得性承载力的保障及承载压力的缓解几方面实现国土资源承载力的优化提升,并提出利于承载力优化提升的国土资源整治制度保障措施建议。   全文结论部分着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展望。  
其他文献
论文通过综合运用遥感手段、GIS技术、土地利用研究理论、城市地理学方法、以及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灰色系统等多种数学模型,利用多时段遥感数据,辅助社会经济等其它资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分析廉政文化在廉政建设中作用,研究强化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对于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具有
滑坡是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威胁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滑坡的监测预警是减轻其危害的最主要手段。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具有全天候观测、很高的时间
今年2月19日,江泽民总书记到广东省茂名高州南视察县级“三讲”情况,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谈到了“三个代表”的一些思想。2月21日至25日在广东视察工作时,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
地面激光雷达(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作为一种可以获取高精度、高密度地物三维点云的激光扫描仪,近年来已成为小区域空间数据精细采集的重要设备。点云分类是激光雷
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将教材内容有效地整合,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在多媒体课件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教师在讲,学生被动地听,这种灌输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只是将英语的词汇、语法等死记硬背,没有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课件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灵活地在教学内容中插
污水灌溉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水的供需矛盾,接纳城市废弃物,而且也为土壤输入了植物营养元素与有机质。但是,污水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会在土壤中富集和分散,重金属元素在土
近岸二类海水与人类关系密切、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总悬浮物、叶绿素a是海水环境的重要参数。总悬浮物浓度对海岸带的地貌、生态、环境的研究以及工程、港口航道建设等都具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的初步实现,以及物质的日益丰富,中高收入阶层的增加无疑带动了消费的增长。其中,奢侈品消费的数值更是迅猛攀升。最近几年,从出国购买到网络代购,奢侈品“
民国时期,我国民族工商业面对外来资本和商品的挤压生存艰难。一方面为了满足国民渴望国家崛起、摆脱屈辱的民族意识和寻求文化身份的心理诉求;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适应新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