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鲍温病(Bowen’s disease)又称表皮内原位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皮肤癌,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较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或暗红色丘疹或斑片,边界清楚,表面附有灰白色鳞屑。随病情的发展,表面可发生糜烂,最终有8%的患者可能发展成为侵袭性鳞状细胞癌。病理学上表现为表皮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整个表皮细胞排列紊乱呈非典型性增生,并可见异常核分裂相。由于鲍温病在临床上发病率不高,不能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且与多种皮肤病皮疹特征相似,如Paget病、湿疹等,一旦误诊,该病将可能发展成为皮肤鳞状细胞癌。所以早期诊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目前鲍温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有一部分患者未能及时确诊,从而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另外,鲍温病的治疗方法较单一。因此需要寻求新的诊断、治疗方法以提高皮肤鲍温病早期诊断的技术水平。近年来大家已公认,肿瘤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许多研究者在Survivin和PTEN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证实了二者参与以上过程,具有调节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功能,但它们的生物学功能是相反的。许多研究就Survivin和PTEN在肿瘤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如:在结直肠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口腔鳞状细胞癌、舌癌、子宫内膜癌、恶性甲状腺上皮样癌等中,Survivin有明显的表达,而在他们的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无表达。而PTEN在以上肿瘤中的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