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萼的地理分布模拟及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8372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蛛网萼(Platycrater arguta Sieb.et Zucc.)是隶属于绣球花科的落叶灌木,第三纪孑遗珍稀濒危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本文通过DIVA-GIS软件包和其整合的BIOCLIM和DOMAIN模型对蛛网萼当下及未来的潜在分布区进行了预测,对其模型精度进行检验,并对主导其分布的气候因子作主成分分析;同时为了验证蛛网萼是否对水分的变化敏感,以一年生蛛网萼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4个水分梯度,75%-80%(对照)、60%-65%(轻度干旱)、45%-50%(中度干旱)、30%-35%(重度干旱),测定其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  (1)蛛网萼在当下的潜在分布区主要集中在赣浙皖交界区、赣浙闽交接区、浙江东部雁荡山脉地区、赣湘交界和湘桂交界区,以及日本九州岛北部、四国岛大部分地区、本州岛南部和韩国的济州岛等地。在CO2增加的情景下,蛛网萼最适潜在分布区将会明显的缩小,且有向东部和高海拔地区迁移的趋势。通过对影响物种分布的19个气候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年降水量、最湿季降水量和最暖季降水量是主导蛛网萼分布的气候因子。  (2)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蛛网萼的各项生长指标下降的也越显著,重度干旱下蛛网萼各项生长指标受抑制最严重,但根冠比最高,蛛网萼为了适应干旱环境采用了转移生物量的策略。轻度干旱时,蛛网萼叶片中Pro呈先升后降趋势,SOD、POD、CAT、MDA、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均呈上升趋势;中度及以上的干旱胁迫下,蛛网萼的SOD、CAT、可溶性糖和Pro均呈先升后降趋势,POD和可溶性蛋白呈先生后降再升趋势,MDA呈上升趋势。表明轻度干旱能够增大蛛网萼叶片的细胞膜透性,诱发保护酶系统清除细胞内活性氧,使细胞产生渗透调节物质来保证水分的供给;中度和重度干旱对蛛网萼幼苗造成的伤害较大,SOD和CAT后期下降,保护酶系统活性明显降低,可溶性糖和Pro后期也降低,表明中度和重度干旱对蛛网萼的细胞生理结构能够造成较为严重的不可逆生理性破坏。  (3)轻度干旱胁迫下限制蛛网萼净光合速率主要是气孔因素,中度和重度干旱下则是非气孔因素主导。干旱胁迫能抑制蛛网萼PSⅡ光化学活性,Fv/Fm、Fv/Fm和Fv/Fo均有显著降低,表明蛛网萼受到了光抑制,且Fv/Fo对干旱的响应较为敏感。蛛网萼能通过提高NPQ的方式来增加热耗散。中度和重度干旱能对蛛网萼的PSⅡ反应系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其他文献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目前世界上农林害虫生物防治应用最广的虫生真菌之一;其致病力强,常在害虫种群中造成白僵菌流行病。本文研究了梨花网蝽和东亚飞蝗这两种不
蔗糖合成酶是植物蔗糖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在植物淀粉及纤维素的合成,碳源的分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小黑杨(Populus simonii x P. nigra)蔗糖合成酶基因在植物次
大气污染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而大气颗粒物则一直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大气污染成为制约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们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的主
期刊
卷荚相思(Acacia cincinnata)属含羞草科(Mimosaceae)金合欢属(Acacia)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引入我国后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生长较好。
本文通过采用水溶性防腐剂氨溶烷基铵铜(ACQ)和铜唑(CuAz)对铺设前的沙柳沙障试样进行防腐处理,比较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沙柳沙障抗折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的影响;以
高温气冷堆是第4代先进核能系统的候选堆型之一,核级石墨作为高温气冷堆重要的中子慢化剂、反射层和结构材料。对于保证反应堆的安全运行和完整性至关重要。核级石墨的氧化会
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以其抗逆性强、适用范围广、持绿期长、颜色光亮、根茎发达、质量优美等优良特性,许多品种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城市绿化、园林景观设计和运动场建
本文对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裂缝特征以及防治措施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从建筑施工角度,提出预防墙体开裂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