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发酵液的超滤-减压膜蒸馏处理过程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ge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氨酸发酵液等电点提取谷氨酸后的废液,通常通过离子交换法回收其中的谷氨酸,由于离子交换过程中使用的药剂量较大,且需要利用大量氨水洗脱,严重污染环境。本文利用膜蒸馏可实现对非挥发性溶质的浓缩等优势,设计了超滤-减压膜蒸馏耦合过程。利用超滤对发酵液废液进行纯化预处理,减压膜蒸馏对超滤后的清液进行浓缩,可以实现对废液中谷氨酸的浓缩,显著降低离子交换法中药剂的用量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对14L谷氨酸发酵液进行超滤处理,其初始膜通量为29.8 L/(m2h),当原料液超滤至0.6L时,其通量衰减至5.4 L/(m2h)。采用反洗.洗脱的方法,可有效地对剩余料液中的谷氨酸进行回收,其谷氨酸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9.4%,而所用反洗水量仅为料液的7%。   采用减压膜蒸馏方式对谷氨酸发酵液超滤清液进行了浓缩处理。原料液中的谷氨酸含量为18g/L,减压膜蒸馏浓缩至2.5倍时,浓水中的谷氨酸含量为53g/L。满足将含量为2%的谷氨酸发酵母液浓缩至5%的工艺要求。膜表面SEM以及EDS分析表明,膜面污染物主要为有机物,采用清水清洗30min,然后使用NaOH(pH=10~11)溶液清洗30min的方法,可以使膜通量有效恢复,清洗后膜的纯水通量恢复率为97%。
其他文献
由于人类活动释放的大量污染气体长期存留在大气中,平流层中的臭氧的催化性破坏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遗传学水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揭示UV-B对作物的损伤及作用机理,寻找有效的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激光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在生物工程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适当剂量的激光辐照对UV-B损伤的幼苗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小麦作为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研究其对He-N
本文采用双头电导探针及电阻层析成像技术(ERT)在内径300mm,高6600mm的加压气液鼓泡塔中,研究了空气-水体系中气液流动特性。在表观气速0.120-0.312m/s,系统压力0.5-2.0MPa范
C/C(炭/炭)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摩擦性能、传导性能及机械性能。在过去数十年,在航空、航天、化工、机械、生物材料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有着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