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作用下水泥基材料溶蚀-冲刷损伤机理及试验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服役于动水环境中的桥墩、大坝等混凝土结构,在动水溶蚀和水力冲刷作用下,一方面,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和C-S-H凝胶等水化产物因钙溶蚀脱钙溶解,致使混凝土的宏、微观结构劣化,表层力学性能下降。另一方面,动水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水力作用,当表层混凝土因溶蚀而强度降低至无法承受动水产生的水力作用时,表层混凝土剥落,并开始逐层破坏,最终造成混凝土耐久性退化、服役性能下降、寿命缩短。因此,研究水环境中混凝土的溶蚀特性,探究混凝土表面水流的冲刷机理,对揭示混凝土因流水溶蚀和水力作用而引起的宏观和微观性能劣化机理,评估混凝土抗溶蚀性能和服役性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圆环形水泥砂浆代替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设计装置,开展了水泥砂浆试件壁面剪应力测试和砂浆试件表层失效破坏实验,主要得到如下成果和结论:(1)根据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和实验要求,设计了可测试不同流速砂浆试件壁面水流剪应力的冲刷装置,并测试了不同含砂率水流作用下砂浆试件壁面的水流剪应力,结果表明,含砂率与壁面剪应力呈正相关,并验证了在较低流速下,砂浆试件壁面剪应力与流速的1.5次方呈正比,而在较高流速下,壁面剪应力与流速的1.8次方呈正比。(2)利用ANSYS Fluent有限元软件,计算了水泥砂浆试件壁面流体域的水流剪应力。壁面剪应力仿真值与实验值接近,但均小于实验值,且流体域的运动水流主要集中在水泥砂浆试件壁面附近。此外,模拟结果显示砂浆试件壁面剪应力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呈现中间小、两端大的特点。(3)通过圆环形水泥砂浆试件在1M氯化铵溶液中的加速溶蚀实验,制备了未溶蚀和溶蚀30天、60天、90天、180天的圆环形水泥砂浆试件,利用自主设计的冲刷装置,开展了不同流速冲刷作用下砂浆试件的表层失效破坏实验,通过冲磨前后实物图对比和质量损失速率测量发现,溶蚀时间和冲刷流速均会影响冲磨结果,一方面,随溶蚀时间增加,相同流速作用下单位时间内水泥砂浆冲刷损失质量增加,与此同时砂浆试件表层发生剥蚀时的临界转速也减小;另一方面,对于溶蚀相同时间的砂浆试件,流速越大,表面冲磨损伤破坏越严重。(4)利用饱水-干燥称重法、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方法,分析了孔隙率、表层钙硅比、物相组成、微结构形貌等表征水泥砂浆溶蚀程度参数的时变规律发现,溶蚀程度将影响水泥砂浆表层损伤失效强度,溶蚀前,试件中存在少量未水化物相和水化产物氢氧化钙,随溶蚀天数的增加,水泥砂浆表层溶蚀区未见氢氧化钙,C-S-H凝胶随溶蚀时间的增加密实程度下降,表层微结构疏松多孔且钙硅比下降,表层微结构劣化、表层损伤失效强度下降,抗剪能力降低。(5)将表层发生剥蚀损伤时水泥砂浆试件的孔隙率(φ)、表层钙硅比(Ca/Si)和表层固钙含量(WCa)作为剥蚀损伤判据,通过数据拟合,建立了壁面水流剪应力与临界孔隙率、临界Ca/Si和临界固钙含量的函数关系。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时代需要稳定可靠的电力系统进行支撑,因此工作人员必须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我国3k V~66k V配电网的接地方式基本都采用小电流接地,当发生这种类型的故障时,其特性为暂态时间短、故障信号特征弱并且难以提取的特性,这使得选线难度增加。近些年来,虽然有许多选线方法被提出,但任何单一的选线方法都很难适应配电系统的复杂性,因此需要研究高效
过渡金属碳化物陶瓷薄膜高延性转变温度(约0.5Tm),及硬度与韧性的矛盾关系,限制了其作为结构部件的应用。本文通过磁控溅射技术,以TaC为研究对象,制备不同碳含量的TaCx纳米复合薄膜,合金化W构建完全互溶的三元Ta-W-C薄膜,以及掺杂延性金属Ag构建难溶TaC-Ag复合薄膜,旨在设计并获得超硬、高韧的耐磨防护涂层。不同石墨靶功率下制备TaCx纳米复合薄膜具有不同的结构,随着石墨靶功率增加,Ta
阴影遮挡、表面脏污等问题造成光伏阵列中部分组件的电压、电流下降,导致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大幅下降。功率优化器采用最大功率跟踪(MPPT)技术,使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最大,提高发电效率。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P-U特性呈现多峰值的特征,传统MPPT算法易陷入局部峰值。本文旨在提高局部阴影条件下MPPT算法的寻优能力和功率优化器的性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改进樽海鞘群算法(SSA),并设计了一种基于SM722
零位及零位走动量检测,是光学瞄具生产和日常使用的重要检测项目,往往作为瞄具质量与验收合格的关键考核参数。复杂战场环境和作战需求衍生出各式瞄具和瞄准分划,而目前一对一的检测方式,通用性不高,工作量较大。因此,本文提出零位在线检测的方案,可适用于多种瞄具,规避重复装卡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既而提高检测精度和工作效率。本文以通用支架前端面为客观基准,基于自准直光路检测基准在振动、冲击试验前后的变化,通
石墨烯是一种仅有单原子厚度的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其超大的表面体积比,使其具有高度弹性的形态,同时还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在许多领域都具有着重要的应用。伴随着石墨烯自我折叠能力的发现,开启了以原子精度对石墨烯进行功能化来控制石墨烯结构的道路,石墨烯折纸技术也因此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这种通过非常规纳米制造技术产生的构件通常有独特的机械性及优秀的稳定性。本论文以石墨烯折纸技术为中心,通过用氢原子功能
对激光光束质量测量技术的研究,正向更精准、更快速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测量方法中普遍存在耗时长和结构复杂等问题,而本文所述的基于散射光成像的激光光束质量测量方法不仅解决了这些问题,还能够测量任意激光的光束质量,而不再局限于基模高斯光束。所以,本文针对此方法中的两个关键环节:激光在介质中的散射以及散射光强的采集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验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首先本文对散射理论进行了研究,得出激光进行的散射需为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