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中的悲苦,重生后的释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治·艾略特(原名玛丽·安妮·埃文斯1819-1880)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乔治·艾略特的一生是不同凡响的一生,但是她的一生却饱受压抑。在她的一生中最值得提的两件事是1842年她宣布与官方基督教会决裂与1853年她公开与乔治·刘易斯未婚同居。这两件事给她带来的父女关系恶化以及随后的亲人与其断绝关系和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给她的余生涂上了浓重的忧郁、压抑的色调,所以乔治·艾略特的生活观是悲观的。反映在她的作品上,我们可以发现忧郁、悲伤、自我放弃是她的小说最独特之处。乔治·艾略特以严谨的写实大多反映中下阶级普通人物的生活、命运,她的小说以细腻的忧郁的心理描写最为突出。此外,她将深邃的哲学思辨融入小说创作之中,使她的小说上升到哲学高度。乔治·艾略特的早期小说多以儿时记忆中的英国乡村生活为背景,她早期小说《亚当·贝德》(1859)、《佛洛斯河上的磨坊》(1860)、《织工马南传》(1861);中期小说是历史巨著《罗慕拉》(1862-1863)以及政治小说《激进者菲利克斯·霍尔特》(1866);后期小说有《米德尔马契》(1871-1872)和《丹尼尔·德隆达》(1876)。本论文选取乔治·艾略特三个时期的代表作《佛洛斯河上的磨坊》、《罗慕拉》以及《米德尔马契》来论述贯穿乔治·艾略特小说创作生涯的主题,即压抑中的悲苦与重生后的释然。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乔治·艾略特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压抑中的悲苦,重生后的释然”主题,还论述了此主题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通过乔治·艾略特的三部代表作品《佛洛斯河上的磨坊》、《罗慕拉》和《米德尔马契》分别论述了“压抑中的悲苦”以及“重生后的释然”这一主题。“压抑中的悲苦”这部分主要从《佛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压抑的麦琪,具体表现为家庭的变故使麦琪压抑和忧伤,面对选择的痛苦使麦琪压抑和悲痛以及归来后的压抑和凄苦;《罗慕拉》中抑郁的罗慕拉,具体表现为罗慕拉被深爱的人深深伤害所带来的悲苦,其中包括蒂托卖掉她父亲生前所有的收藏物使罗慕拉痛苦以及罗慕拉在发现蒂托还有一个妻子的事实时所遭受的痛苦,还表现为宗教精神上的巨大失望使罗慕拉悲痛;《米德尔马契》中的压抑的多萝西亚,具体表现为与卡苏朋的婚姻使多萝西亚压抑悲苦以及与威尔之间的爱情使多萝西亚受到的压抑;“重生后的释然”这部分主要论述了重生后的麦琪、重生后的罗慕拉以及释然的多萝西亚。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水的意象在小说中人物命运转折中所起到的作用。由于乔治·艾略特是一位具有深邃哲学思辨的作家,所以第一部分是关于乔治·艾略特对水作为象征功能的思想来源,具体表现为水能净化人的罪恶,使人得重生;水能赋予人生命与希望;水能给人的生命注入力量,能治疗人饱受折磨的心灵。第二部分是在乔治·艾略特的小说中,水作为一种媒介的应用,它使得主人公从悲苦的心境转变为释然。“压抑中的悲苦,重生后的释然”这一主题贯穿乔治·艾略特小说作品始终是与很多因素有关的。第四章是影响乔治·艾略特主题的因素。这一章主要从三部分来详细论述。第一部分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具体表现为在父权体系下的历史、社会背景,维多利亚时代对女子职能的要求;第二部分是乔治·艾略特的经历,具体表现为青年时代的乔治·艾略特和乔治·艾略特压抑的余生;第三部分是乔治·艾略特的思想发展历程,具体表现为从作为虔诚的基督徒到她对人文宗教的坚信。最后一章是结论。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悲剧很好地诠释了叔本华关于悲剧艺术的思想以及尼采关于悲剧诞生的思想。此外,她的小说平凡之中见伟大,平凡之中见真实。从她的小说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平凡中的超越,绝望中的希望。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阐述了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意义,分析了当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结合笔者丰富的教学实践,从不同方面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进行了深
班组是煤矿企业的细胞和生产的前沿,是企业一切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据有关资料表明,90%以上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在班组,因此,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加强安全
海洋平台具有作业环境恶劣、结构复杂、人员密集以及造价昂贵等特点,由于存在大量易燃易爆物质,对火灾事故的控制带来极大挑战,从而可能造成导致类似于墨西哥湾“深海地平线
对于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来说,“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必修的技能拓展课程,主要围绕学生组装、维修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展开,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动手能力,为
近年来,重特大火灾事故屡见不鲜,地震、水灾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对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此,消防队作为一支专业化程度高、设备优良、拥有事故处理预案体系的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由于其通信距离远、读取速度快、具有可重复修改的大容量数据存储区等优点,正逐渐取代条形码,广
在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发展大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的直接目的就在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教师有效学习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