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天南星 (Arisaema erubescens Schott) 属植物的灭螺效果进行了研究。对所采集到的3种天南星属植物进行灭螺效果分析,推断对钉螺杀灭效果最好的一种,利用该种天南星的块茎和地上部分(叶等)的水浸液进行灭螺效果分析,判断其灭螺效果最好的部位。采用系统提取法,用不同的有机溶剂(乙酸乙酯,石油醚,正丁醇,三氯甲烷)对该种天南星植物进行系统提取,利用提取物进行灭螺效果分析,初步判断该植物中杀灭钉螺的有效成分;最后将该种天南星植物的有机溶剂提取物与链霉菌(Streptomyces)联合,进行灭螺效果分析,判断该天南星植物与链霉菌的联合处理是否具有协同效应,并研究其灭螺机理,依次测定该植物的提取物与链霉菌稀释液联合处理后,钉螺肝脏的乙酰胆碱酯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的改变,以及对处理后钉螺肝脏进行酯酶同工酶的电泳实验,钉螺线粒体的SOD同工酶和GSH-Px同工酶的电泳实验,以期从线粒体的水平上对天南星灭螺的机理进行研究。
实验研究发现:在本实验所采集到的天南星属植物中,灭螺效果最好的为一把伞南星,用一把伞南星植物块茎和地上部分(叶等)的水浸液进行钉螺的浸杀实验,发现其块茎的灭螺效果比地上部分(叶等)的效果要好,干品材料的灭螺效果比鲜品材料的灭螺效果好,并且干品材料易于保存,故后续实验都采用干品材料进行。
利用不同的有机溶剂(乙酸乙酯,石油醚,正丁醇,三氯甲烷)对一把伞南星的块茎进行系统提取,发现干品材料和鲜品材料中,都是正丁醇提取物的灭螺效果最好。
用一把伞南星的正丁醇提取物与链霉菌稀释液配制成混合毒液,对钉螺进行浸杀,实验中发现混合毒液的灭螺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正丁醇提取物和链霉菌稀释液灭螺效果的加和,故可说明一把伞南星的正丁醇提取物与链霉菌稀释液的配伍灭螺具有协同效应。
对一把伞南星的正丁醇提取物与链霉菌稀释液的配伍灭螺机理的研究发现:钉螺肝脏的乙酰胆碱酯酶和碱性磷酸酶,在混合毒液的刺激下,活力变化最为明显,处理前期活力增加的速度最快,随后降低的速度也是最快;对处理后钉螺肝脏进行酯酶同工酶、线粒体的SOD同工酶和GSH-Px同工酶的电泳实验发现:混合毒液对钉螺肝脏酯酶同工酶产生破坏作用,钉螺线粒体SOD同工酶和GSH-Px同工酶图谱显示钉螺受到的混合毒液处理的刺激最大,表现出很强的抵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