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大能量切割烧伤机理及伺服控制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aspxc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提高高速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的切割表面质量以及精度,而稳定切割效率一直没有太大的提高,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大能量切割条件下,极间工作液汽化严重,导致蚀除产物无法及时排屑出去,从而在工件表面烧结形成烧伤条纹,严重影响切割表面质量和电极丝寿命。同时由于检测信号具有延时性,会造成伺服响应过慢,也会对切割效率的提高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上面影响高效切割的两点,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烧伤物质组成成分,通过放电波形分析了烧伤产生机理为大能量条件下,极间工作液汽化严重,蚀除产物无法及时排出,在工件表面烧结形成烧伤条纹。(2)分析了正反向切割、丝速以及占空比对工件烧伤的影响,并提出正反向变占空比异速加工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小或消除工件表面烧伤现象。(3)设计了两种基于脉冲放电概率检测伺服控制方式。一种为基于霍尔电流传感器来检测放电信号并通过单片机计算放电概率,而后控制机床进给,该种方式不需对机床做大的改动,可直接外加,但需要考虑霍尔电流传感器响应速度与精度问题;另一种方法要对机床进行相应的改造,将机床的脉冲电源与放电概率检测伺服控制整合到一起,通过软件编辑控制界面,方便实用,成本较低。(4)分析了极间距离与放电波形之间的关系,即随着极间距离缩短,放电波形的击穿延时越少,当脉间无法完全消电离时,将会形成过渡放电(无击穿延时放电),最终直至短路。(5)验证了基于放电概率检测伺服控制方式是可以实现切割方向上极间距离的控制,通过放电波形可以看出,随着设定目标概率值的增大,极间距离缩短,加工越稳定。(6)选取合理的加工参数,试验了基于放电概率检测伺服控制方式对大能量下工件表面烧伤的影响,得到新的控制方式可以更好的减轻大能量下工件表面烧伤问题,并在外部加工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工作液、工件材料、喷液方式等),将稳定加工效率提高了近50%左右。
其他文献
该文运用地质和地化分析手段,根据该区未熟-低熟油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借鉴国内外未熟-低熟油的研究成果,从松辽盆地5个地区20多口井显示资料入手,由点到面,解剖典型,深入研究
表面稠酸是一种特种工作液,它由稠化剂、交联剂和酸液组成,在酸化过程中除具有酸液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缓速和防砂作用.该文筛选了制备表面稠化酸的稠化剂,证实聚丙烯酰胺能
该文的重点在于研究倾斜圆管中的油气水多相流动规律.该论文就是在原有的水平管和垂直管流动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倾斜管中流动型态、压降和持液率的相关规律.该文以大量的实验数
与普通原油相比,稠油的开发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其中高粘度又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利用CO吞吐开采稠油是一种降低原油粘度的有效方法.该文从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对这一方法
该文在综合研究了胜利油区280余电子压力计试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胜利油区复式油气田的特点,对这些资料所反映出的不同内边界类型、油藏各种外边界的反映、多层油藏试井(包括
该文所研究课题是埕北30潜山油气藏勘探开发一体化项目的一部分.鉴于潜山凝析油气藏的特殊油藏表征,研究人抓住主要矛盾,在潜山裂缝预测方面,始终如一地坚持野外露头考察——
该文全面调研和分析和国内外该项研究的现状,把握目前最新发展动向.首先综合运用相关专业和相应产业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分析了油气烃类体系中有机固相物质的组成特征,由此阐
随着安防产品需求的增长,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智能监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相关技术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下,对该技术中的一些难点进行了深入研究
该文主要就聚合物和交联聚合物的数值模拟开展相关的研究.在综合考察目前广泛应用的聚合物和交联聚合物数值模拟软件的基础上,以三维三相(水相、油相、气相)九组分(油、水、
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天然气储运技术与调峰技术.基于一个新的水合物形成机理,该文建立了一个简化的水合物热力学模型,并结合高压电解质水溶液MPT状态方程,将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