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品种的抗旱性评价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lerian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大田旱棚试验探究马铃薯品种的抗旱性评价方法,运用室内盆栽控水试验和定量PCR技术研究马铃薯具体的抗旱生理机制和相关抗旱基因的调控情况,综合分析认知马铃薯抗旱机理,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大田旱棚胁迫试验产量数据所计算出来的抗旱系数,得出了18个马铃薯品种的抗旱性强弱排名。其中西北品种乐薯1号、陇薯系列、青薯9号分别排在了前几名,为抗旱品种,公认的弱抗品种夏波蒂、大西洋排到了后面,为不抗旱品种,该结果与品种实践生产所反映的抗旱性一致。  2.室内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5个马铃薯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得出结论如下:(1)在本试验干旱胁迫程度条件下,5个马铃薯品种的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均下降、脯氨酸含量和SOD酶活性升高,且变化量均达到显著水平;叶片含水量和丙二醛含量在夏波蒂品种中的变化达到显著,在其他品种中变化不显著,但总体趋势均为胁迫下叶片含水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2)根据干旱胁迫下夏波蒂品种的叶片含水量下降了24%和丙二醛含量升高了1.9倍,而其他品种的变化未达显著水平,认为夏波蒂品种对于水分亏缺的敏感度要高于其他几个品种。(3)采用隶属函数法,对除夏波蒂外的4个品种的抗旱生理进行综合评价,其抗旱生理强弱顺序为:青薯9号、脱毒175、克新19、青薯168。  3.SOD基因表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SOD基因中Cu/Zn-SOD类型在细胞内的表达远高于Fe-SOD基因,证实了在干旱胁迫下两者的表达量比重发生变化,分析认为Fe-SOD表达量相对于Cu/Zn-SOD基因表达上调是马铃薯植株对胁迫的基因调控反应,表明在马铃薯植株中干旱胁迫下Fe-SOD基因的表达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