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碳是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新型材料,施用于土壤后会对土壤环境产生有益影响:提升土壤养分的利用率、增强土壤的持水性、降低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在农业和环保领域应用较广。土壤是一个微宏腐蚀电池的混合体,其含水量、盐离子和pH值等因素会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产生影响。而生物碳施用于土壤后又将作为一种新的因素影响着金属在土壤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但该方面的研究还鲜有见著。本文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和松木屑生物碳加入到土壤中,同耐蚀性良好的304不锈钢接触腐蚀,应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和极化曲线测试,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离子色谱等技术,对304不锈钢在不同生物碳混合土壤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做了初步研究,给304不锈钢在施用生物碳土壤环境中的应用防护提供数据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生物碳的理化特性与裂解温度有关,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小麦秸秆、水稻秸秆和松木屑生物碳的产率逐渐下降,灰分含量增大,pH值升高,内部缺陷增大,有序度增强。(2)三种生物碳分别以2%的添加量施入土壤后,小麦秸秆和水稻秸秆生物碳均使304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增大,其中较高温度(≥400℃)下制备的秸秆生物碳对304不锈钢腐蚀速率的提升效果较显著。较低温度(100℃-300℃)下制备的松木屑生物碳会对304不锈钢的腐蚀起到抑制作用,较高温度(≥400℃)下制备的松木屑生物碳使304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得到小幅度提升。(3)304不锈钢在加入小麦秸秆和水稻秸秆生物碳的混合土壤中均发生了点蚀,点蚀坑在较高温度(≥400℃)下制备的秸秆类生物碳混合土壤中呈现较大尺寸;在加入松木屑生物碳的混合土壤未发现点蚀坑,属于均匀腐蚀。(4)小麦秸秆和水稻秸秆生物碳施入土壤后均使土壤中可溶性盐离子大幅度含量增加,土壤导电性能提升,溶解出的大量Cl-离子导致304不锈钢发生点蚀,促进了304不锈钢的电化学腐蚀。松木屑生物碳释放盐离子含量有限,土壤导电性得到小幅度提升,Cl-含量较低,SO42-含量略高于对照组,抑制着点蚀的发生,对304不锈钢电化学腐蚀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离子含量高和偏弱碱性的生物碳混合土壤的会加速304不锈钢的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