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以来,以财富积累、利润最大、效用为先、改造并征服自然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迅速统治世界,在创造巨大财富、方便人类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变工业文明模式,成为当今世界的追求。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中的八个城市,长期发展以来,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水平和发展水平都不断提升,但近年来雾霾天气的出现使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群的发展方向,更加注重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已迫在眉睫,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世界欧洲、北美洲、亚洲的八大城市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各方面举措进行总结,找出世界城市群发展规律及相关模式。并通过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足。从世界城市群发展经验和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中总结出,京津冀城市群应该走区域合作、门户开放和均衡发展的模式,这样才能打破冲突、合理竞争、促进发展。在世界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借鉴和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文明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政治体制背景,提出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打破政府主导模式,走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均衡发展模式,并在生态文明融入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给出具体建议。在社会方面应当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生态保护管理体系;破解城域、城城、城乡分离难题;完善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在经济方面提出合理的城市群产业分工布局;有效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科学的区域协同发展评价体系。在文化方面提出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共识;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引领。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