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体育学、社会学、管理学、逻辑学等相关理论,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和手段,对国内外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研究状况,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各自发展的现状及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协调发展实施途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作者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协调发展现状入手,对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分析,找到双方的优势、不足及互相取长补短的利与弊,阻碍协调发展的因素和解决办法,并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从而探索出开发区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开发区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协调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双方都进行了一些努力和尝试,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发展很不协调。一方面,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高校体育得到了飞速发展,拥有一大批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同时又是高等级裁判员、教练员的体育教师,体育场馆设施基本配备齐全,校内体育教学、科研、训练、课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另一方面,社区体育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奇缺,场地器材资源匮乏,群众体育活动经费不足,社区居民参与健身的热情不高,年龄分布不均,项目单一,健身效果差,与高校体育交流中矛盾突出。要解决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协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在政府的统筹下,打破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之间的壁垒,进一步加深彼此的了解和沟通,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成立由政府、社区、高校、企事业单位组成的协调委员会,理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资源使用和分配的矛盾;其次,高校管理者应转变观念,用开放的理念管理高校的体育工作,使之逐步走上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社区体育也应广泛筹集资金兴建公共体育设施,加快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步伐,加强宣传,鼓励社区居民进入校园参加全民健身活动;最后,在互惠互利、民主平等、资源共享、整体营造原则的指引下,走上协调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