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叶切术是各种肝外伤、占位性病变等现代肝脏外科的主要治疗手段,需行肝切除的病人,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轻者表现为仅检测指标的异常,重者出现黄疸、腹水甚至肝性脑病等肝功能衰竭的表现,手术的创伤、麻醉药物及其它因素影响,会导致病人的肝功能进一步损耗。肝切除术后,目前西医主要是以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予以护肝处理,然而目前肝切除总体死亡率报道仍有2.8~4.5%,高者达10~20%,其中死因大部分为术后肝功能衰竭。我们根据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气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及手术不同程度出血,失血伤阴耗气,患者术后多有气阴不足表现的原理,通过术后早期使用参麦注射液,观察肝切除术病人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 研究目的:通过肝切除术后早期静滴参麦注射液,研究参麦注射液对促进肝切除术术后病人肝功能恢复的作用,完善了肝切除术病人的治疗方法,丰富了中医围手术期治疗的内容。 研究方法:将89例肝切除病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2例。纯西医对照组:予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治感染及预防应激性溃疡,大量应用维生素B、C、VitK1,补充白蛋白或血浆和护肝治疗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参麦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一天1次,至术后2周。 研究结果:两组病例经治疗后在常规肝功能变化方面,总胆红素(TBIL)均在术后有明显增高,在术后第7天时,治疗组开始明显下降,至第14天时已经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此时仍未恢复正常;反映肝脏蛋白合成功能的白蛋白(ALB)在治疗组术后第3天稍有下降,至第7天恢复至术前的正常水平,而对照组在术后第1天就开始下降,以后持续维持低下,至术后第14天仍低于术前;球蛋白(G)变化两组都不十分明显。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在术后第1天均明显增高,两组在术后第7天均开始明显下降,但治疗组术后的恢复显著快于对照组。在肝切除术后并发症上,治疗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研究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加快肝切除病人术后蛋白合成,促进肝功能恢复,促进肝脏再生,减少并发症,显著缩短病人康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