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创伤性脑损伤的四肢骨折小鼠血清对破骨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x199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骨折愈合参与的细胞主要包括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通过成骨作用和破骨作用,使新生骨结构能满足机体的生物力学要求[1,2]。任何因素影响成骨细胞或(和)破骨细胞,都将影响骨折的愈合。临床中发现合并TBI的四肢骨折患者其骨折断端的骨痂量增多且骨折愈合加速[3-6],对其机制尚无定论,研究多集中在血清学改变对成骨细胞的影响,而对破骨细胞研究很少。Sema3A是神经修复过程中的一种信号蛋白,最新研究发现Sema3A具有促进成骨作用[7]。因此我们提出问题:对于TBI合并骨折愈合过程中Sema3A有何变化,且Sema3A对破骨细胞有何影响。通过检测TBI合并骨折小鼠的血清中Sema3A的变化,并观察在体外对破骨细胞的影响,以探索合并TBI的骨折血清中Sema3A的水平变化可能为骨折愈合加速的原因之一。目的建立TBI合并股骨骨折的小鼠模型,检测模型小鼠血清中Sema3A水平的变化,并观察模型小鼠血清对破骨前体细胞分化及功能影响。方法①应用自由落体撞击装置建立小鼠创伤性脑损伤,同时利用横行截骨术建立骨折模型,观察小鼠损伤后生命体征和病理学改变,并且通过简明脑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 NSS)量表,评价小鼠脑损伤的严重程度。②将小鼠分为三组:TBI合并股骨骨折组(TBI+F)、单纯股骨骨折组(F)、单纯TBI组(TBI)。于伤后1d、3d、5d、1w和2w分别取静脉血,获得血清。③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伤后各时间点的血清Sema3A及OPG的含量改变。④将伤后3d收集的血清以体积分数10%加入RAW264.7培养体系中,培养9d天后,计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阳性细胞数目,同时计数骨磨片吸收陷窝数目。结果①TBI后,小鼠出现明显的生命体征改变,逐渐恢复正常,脑组织肉眼观察到脑皮质挫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简明NSS评分表明TBI后小鼠脑中重度损伤。②TBI+F组、TBI组伤后血清中Sema3A水平较F组小鼠血清在各个时间点均升高。各组在伤后1d、3d、5d及2w时, Sema3A浓度具有明显差异;而伤后7d时,各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小鼠血清中OPG水平无明显差异。③各组TRAP染色阳性多核细胞计数及骨磨片吸收陷窝计数有统计学差异,TBI+F组TRAP染色细胞计数较加入其他组减少,较F组具有统计学差异,而较TBI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本小鼠TBI合并骨折模型建立成功,可用于实验观察血清学改变。②TBI合并股骨骨折小鼠血清中Sema3A水平升高,合并TBI的股骨骨折小鼠血清能抑制破骨前体细胞分化、成熟,据此推测骨折合并TBI后其愈合过程中骨痂量增多、愈合速度加快,可能与高水平Sema3A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增殖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主要是总结不同显微外科手术方法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探讨各种软组织损伤修复方法的优缺点,筛选最佳的修复方法。资料与方法:通过6个月~2年随访,分析和比较5类皮瓣及
在迄今国内已发现的一万多件汉画像石中,有250多件(处)刻有文字,其中约有21件记载有墓地石祠堂、墓阙和墓室的造价,主要发现于山东、苏北等地。这些记载弥补了史载之阙,为我们了解
乌兹别克人穆罕默德.昔班尼于16世纪初期率其部民从钦察草原南下,在中亚建立了昔班尼王朝。经过几年的征服,该王朝包括河中地区、呼罗珊和花剌子模在内的大汗国。在昔班尼政
企业股份制改革是当前的热门话题,这一期专门开辟了"股份合作经济"栏目。由台州地区行署专员林希才同志撰写的文章《台州股份合作经济的探索与实践》,系统地阐述了台州股份合
文章认为,未来社会人的发展与生态成长关系更加密切,“理性生态人”是人的发展的未来走向 . “理性生态人”强调思维方式的系统性、利益取向的综合性和发展理念的全面性,认为
本文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实际出发,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及水泥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各种性质对影响路面质量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分工序的提出了质量保证措施以达
背景与目的:舟状骨骨折以成年男性多见,常有明确的外伤史,如摔伤、交通伤、高空坠落伤、机器挤压伤等。舟状骨骨折在腕骨骨折中发生率最高,一般单独发生,有时可伴经舟骨月骨周围
一九二六年(三十四岁) 三月 在柏林完成《音学》一书。他在自序中感叹“吾国今日学术,处处皆落人后。”“有志之士无不竞言西洋科学。只可惜竞言者,尚多囿于‘应用科学’一途
目的:探讨髂腰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术中减压对合并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创伤骨科从2006年1月到2011年12月利用髂腰固
细菌纤维素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型生物纳米材料,与植物纤维素相比具有高化学纯度、高结晶度、高持水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以及物理性质可调控性和形状可塑性等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