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确定设备的综合柔性调度算法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mi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手段优化生产调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大多数局限于纯加工或纯装配流水线的生产调度,而面对为客户打造个性化产品的时代,研究多品种小批量的综合生产调度已经成为必然。本文就复杂产品综合柔性调度问题、具有紧密衔接约束条件的复杂产品综合调度问题、具有紧密衔接约束条件的复杂产品综合柔性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既考虑复杂产品的工序可在多台设备上加工的情况,同时又考虑了工件间特殊的约束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复杂产品综合柔性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动态确定设备提前工序的结束时间的复杂产品加工和装配综合柔性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构建柔性加工工艺树,扩大工序设备的选择范围,利用变通式柔性调度策略动态选择节点中的设备,使工序尽早结束,实现产品总加工时间的缩短。对具有紧密衔接约束条件的复杂产品综合调度问题,采用将具有紧密衔接约束条件的工序组进行统一联动的综合调度算法。该算法利用将具有紧密衔接约束条件的工序分组的扩展加工工艺树模型,按路径上属于工序组的工序个数多少确定工序组调度的次序,采取工序首次适应调度算法调度标准工序和工序组,避免了二次调整,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对具有紧密衔接约束条件的复杂产品综合柔性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把存在紧密衔接约束的工序及其前序工序虚拟成一个节点集的方法,对标准柔性工序采用拟关键路径法确定调度顺序和变通式柔性调度策略调度加工,对紧密衔接柔性工序采用最短加工时间调度的策略,实现紧密衔接联动调度。本文对复杂产品综合柔性调度问题,具有紧密衔接约束条件的复杂产品综合调度问题,具有紧密衔接约束条件的复杂产品综合柔性调度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算法,通过分析和实例表明,算法具有较低的复杂度,且易于实现。因此,算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由于传统车间调度算法是以工件为单位,解决的是纯加工或纯装配问题,这些方法比较适于解决品种单一、批量较大的产品调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即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生产越来越盛行,再运用传统的调度算法必然会导致资源(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等)分配的困难等,从而增加总加工时间,降低产品的生产效率,使传统方法失去其优势,因此,研究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生产,即复杂产品的综合调度问题,更具有理论
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加速了人类进入网络多媒体时代。近年来,视频流媒体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直播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网络视频业务的快速增长。然而,受限于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我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不断延伸,这就要求为我国农村建设一只高素质的农村信息员队伍,从而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的进程。为此,天津开展了农
基于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传感器定位技术通过分析节点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来定位其物理地址。因该技术相对基于到达时间差(TOA)和基于到达角度(AOA)等定位技术无需额外的硬件设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图像在网络上得到方便快捷的传播,但是各种图像编辑软件的大量出现,使得图像在传播过程中及易遭到恶意篡改并造成不良后果。为了保护数字
目前,在计算机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应用,如定位服务等,这些新应用的出现,体现了无线网络通讯等技术的发展。在时空数据库中对于定位服务给予支持的一项重要查询技术就是多类型
与时间相关的数据库应用需求不断增长,因而时态数据库的设计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随着时间维的引入,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量也随之变得非常庞大,这就使得冗余信息亦随之增大。
针对基于拟关键路径法的综合调度算法按路径长度确定工序的调度次序,形成工序组间的并行处理,使设备产生较多空闲时间的问题,提出基于设备空闲事件驱动的综合调度算法。该算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Web应用程序复杂度的增长速度是指数级的,特别是目前炙手可热的RIA技术,逐渐成为企业级开发的首选。然而,RIA系统是如此的复杂,开
步态识别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通过检测人们走路的方式来进行身份识别,而不论他(她)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与传统的生物特征识别(如:指纹、人脸等)相比,它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