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价值观,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其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至今仍然被现代人奉为其行为的准则。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从网络上出现的“求包养”、“卖萌”、“炫富”等新名词,就可以发现一些人在价值观上的扭曲。商业化、金钱化不断的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也使孩子们不成熟的心智提前接受“现实社会的教育”,这很容易形成不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小悦悦”事件中,18位冷漠路人的不作为,掀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今社会价值观的审视和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传统优秀价值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来自于西方的报刊、书籍、电影等大量的文化产品涌入中国的市场上,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以“价值观”为武器,并很快就被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所接受。社会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消极错误的价值观念,对很大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念产生冲击。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当前的高校价值观教育内容中,也缺少了真正带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优秀价值观的教育,不能够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中西文化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导致目前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成为了“传统文盲”,这体现我国弘扬传统优秀价值观的任务具有紧迫性和艰巨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充分挖掘和提炼中华民族传统价值中的精华,并赋予其时代内涵,把以儒家价值观为主导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文化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是非常必要的。这将有益于我们克服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摆脱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束缚,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价值观,探索其中能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理论指导的精华,并与我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情况相结合起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而中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优秀价值观也是中国实际的重要内容之一。追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渊源时,我们不能不关注中国传统价值观文化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根植于中国传统价值文化的沃土,与中国传统价值观文化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是汲取了中国传统优秀价值观文化思想的有益营养而结出的又一伟大理论硕果。这些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共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分别阐释了价值观的内涵、本质和特征,以及传统优秀价值观的内涵、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价值观的特点,为提出弘扬传统优秀价值观的路径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着重对弘扬传统优秀价值观的当代意义进行了阐述。分别从弘扬传统优秀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弘扬传统优秀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传统优秀价值观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冲击的现实需要,弘扬传统优秀价值观以消除不良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三部分为本文的重点。主要从传媒的角度考察问题,要求发挥正确舆论导向的引领功能;从教育的角度,要求开展群众性的价值澄清教育实践;从制度的角度,建立传承优秀价值观的长效机制。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对策,为当前弘扬传统优秀价值观提供了可操作的具体方法。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传承中华传统优秀价值观的精髓,并在其中探寻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智慧精华,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