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式液阻减振器液—固耦合动力学特性仿真技术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ovenor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筒式液阻减振器(以下简称减振器)是汽车上广泛使用的一类减振装置,其工作特性设计分析涉及复杂液—固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和有限元仿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开展了减振器内、外特性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极低速工况下减振器阻力构成的特点以及中低速和较高频率、较高速度工况下减振器工作特性的特征;探讨了油液温度以及橡胶衬套等弹性环节对减振器工作特性的影响。对中国市场上主流轿车车型使用的减振器进行了测试和剖析,结果表明,部分产品出现示功曲线高速空程性畸变问题,反映出国产减振器技术水平需要提高。 2.探讨了利用节流阀的压力差—流量特性预测减振器阻力—速度特性的方法,并证实了这种设计分析方法的工程实用价值。此过程中提出的图解法可直观显示阀系匹配不合理导致的后果。进一步探讨了基于有限元技术的预测节流阀压力差—流量特性的分步间接耦合求解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使得减振器工作特性预测模型的参数不再依赖于实验测试,可用于在设计阶段预测减振器的稳态工作特性。 3.建立了液—气式减振器的整体液—固耦合有限元模型,采用细分实体、划分规则化网格以及主—从节点对控制等方法控制耦合区域液体网格的变形形态。采用无量纲化技术、时变材料特性模型等手段提高求解过程的收敛性。进行了减振器在常用工作速度范围内的示功特性的仿真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本文建模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了典型工况下减振器内部油液压力分布以及阀片组的变形等,揭示了这种减振器充气的根本目的以及阀片组弹性特性的设计要点等。研究了充气压力、液—气温度、橡胶隔振器弹性等因素对减振器示功特性的影响,为设计开发类似结构的产品提供了基础数据。最后探讨了利用调整弹性阀片结构参数实现减振器工作特性修改的方法。 4.利用液—固耦合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高达300Hz频率范围的减振器工作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激振频率的提高,阻力峰值下降,减振器阻力—速度特性曲线的滞环更加明显,它不再单纯表现为阻尼元件,而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弹性元件的特性。这与相关文献采用实验方法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为研究减振器在较高频率下的工作特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本课题以企业技术改造的需求为背景,以多目标的运动控制为前提,设计研究了一种以PIC16F877单片机为核心,以PC机为操作终端的多目标运动控制系统,研发了控制器的软、硬件部分,并对
2010年4月9日,"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在北京正式成立。在揭牌仪式上,与会专家学者们满怀期望地指出,"实验室"的成立是中国科学院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长期为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研究成果的高度认可,标志着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创新跨入了一
高炉是钢铁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冶炼设备,高炉炉缸内衬与高温铁水直接接触,不仅承受铁水的不断冲刷,还发生着复杂的化学反应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炉缸内衬厚度不断减少,影响整个
本课题是针对于校办工厂泵和风机的检测,以及技术改造的需要,与工厂中产品出厂前的质量检验,在用的生产设备的在线检测而提出的低成本、远距离检测方案。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有效
安全性能综合测试仪作为一种集成式的电子仪器,随着市场化的需求,在工业互联网环境下进行模块化设计成为其重要的发展趋势.结合安全性能综合测试仪目前的应用发展、工作过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首先,详细分析微创外科机器人的工作任务、运动特点、安全性要求,总结出其结构特点,通过对常用机器人结构类型的比较,提出了微创外科机器人结构类型综合的基本方案.其次,从几
产品的使用阶段是在其生命周期中占时最长的一个阶段,产品生命周期总费用的大部分是由产品的使用、维修与保障活动造成的;产品的设计几乎决定了其生命周期中70%的成本;因而在产品
摘 要:本文对连铸连轧机组改造后,在电工圆铝杆生产过程中出现常见缺陷的成因、危害逐一加以分析,并采取相应工艺处理措施,实践证明采取工艺处理措施是有效的,提高了电工圆铝杆的产品合格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经济效果。  关键词:连铸连轧;圆铝杆;缺陷;对策  中图分类号:TG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1-0283-02  1 前 言  在连铸连轧机组试生产过程中,我
液阻型橡胶隔振器(也称液阻悬置)是汽车动力装置等系统的先进隔振元件,自八十年代以来,在汽车、航空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我国在液阻悬置的自主设计开发方面尚属起步,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