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A-FABP和MSTN基因与肥肝性状同步调控机制研究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7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青农灰鹅(肥肝型)为研究对象,根据鹅A-FABPmRNA序列(AF472610)和鸡A-FABP基因组序列(AY675941)设计1对引物,扩增鹅A-FABP基因内含子Ⅰ序列。选取200只,体重相似的12周龄健康青农灰鹅进行填饲。分别在填饲0d、6d、12d、18d、24d、30d,选取15只试验鹅进行屠宰、取样与测定;应用PCR-SSCP技术测定基因多态性;采用乙醚浸提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肝脏中脂肪和脂肪酸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A-FABP与MSTN基因在不同填饲日龄鹅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胸肌、腿肌和腹脂中的表达量;用SPSS17.0软件对不同基因型与屠宰、肥肝性状的相关性,两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以及两基因表达量与肥肝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1鹅A-FABP基因内含子Ⅰ序列长为1473bp(登录号:GenBankaccessionHQ833815),与其它12个物种序列比较,发现其与鸭的同源性达到94.42%,与鸡的同源性为81.82%。经SNPs检测发现,P2和P3扩增产物存在变异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A、B两个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97和0.403,多态信息含量(PIC)是0.365,基因型分布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x2=0.020,P>0.05);D、E两个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83和0.517,PIC是0.375,基因型分布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x2=6.782,0.01<P<0.05)。表明,鹅A-FABP基因内含子Ⅰ序列遗传变异处于中度多态,P2扩增产物的基因型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3扩增产物的基因型分布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2填饲0d、6d、18d、24d、30d,肥肝鹅的活重、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全净膛重和半净膛重基因型为AB型>AA型>BB型;填饲12d,以上屠宰性状基因型为AA型>AB型>BB型。填饲0d,腿肌重AB型与BB型差异显著(P<0.05)。填饲6d,全净膛重AB型与AA型差异显著(P<0.05)。填饲12d,活重AA型与BB型差异显著(P<0.05);屠体重AA型与AB、BB型差异显著(P<0.05)。填饲18d,腿肌重AB型与BB型差异显著(P<0.05)。填饲24d,活重AB型与BB型差异显著(P<0.05);屠体重AB型与AA、BB型差异显著(P<0.05);腿肌重AB型与BB型差异显著(P<0.05);全净膛重AB型与AA、BB型差异显著(P<0.05);半净膛重AB型与AA、BB型差异显著(P<0.05)。填饲30d,腹脂重AB型与AA型差异显著(P<0.05)。表明,A-FABP基因引物P2位点A等位基因与活重、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全净膛重和半净膛重这些屠宰性状指标呈正相关。   填饲0d的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填饲12d的肥肝重;填饲24d和30d,肝内脂肪含量基因型均为AA型>AB型>BB型。填饲0d的肥肝重、肝内脂肪、总饱和脂肪酸含量;填饲6d和18d的肥肝重、肝内脂肪、总不饱和脂肪酸及总饱和脂肪酸含量;填饲12d的肝内脂肪、总不饱和脂肪酸及总饱和脂肪酸含量;填饲24d和30d的肥肝重、总不饱和脂肪酸、总饱和脂肪酸含量基因型为AB型>AA型>BB型。填饲0d,肝内脂肪含量AB型与AA、BB型差异显著(P<0.05)。填饲24d,肝内脂肪含量AA、AB型与BB型差异显著(P<0.05);肥肝重AB型与BB型差异显著(P<0.05)。填饲30d,肝内脂肪含量AA、AB型与BB型差异显著(P<0.05);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AB型与AA、BB型差异显著(P<0.05)。表明,A-FABP基因引物P2位点A等位基因与肥肝重、肝内脂肪、总不饱和脂肪酸及总饱和脂肪酸这些肥肝性状指标呈正相关。   3A-FABP基因在肝脏和腹脂中的表达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下降,分别在填饲24d和12d达到最大值(15.90±0.04、12.72±0.12);腿肌和胸肌中的总体表达规律也为先升高后下降,填饲18d有小幅下降,填饲24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88±0.06、6.33±0.13,且肝脏、腹脂、腿肌和胸肌中基因表达量的最大值与其它填饲日龄差异均极显著(P<0.01)。MSTN基因在腿肌和胸肌中的表达规律为先升高后下降,均在填饲18d达到最大值(5.79±0.14、3.67±0.14),且与其它填饲阶段差异极显著(P<0.01)。鹅肝脏组织中A-FABP基因表达量与肝重、肝内脂肪、总不饱和脂肪酸及总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6、0.510、0.463、0.501,差异均极显著(P<0.01);MSTN基因表达量与肝重、肝内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及总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A-FABP与MSTN基因在肝用型鹅组织中的表达并多呈负相关,且各自在不同填饲阶段、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具有一定差异性;肝脏中A-FABP基因对肥肝性状的调控起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分析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分别应用VMAT和IMRT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采用乳腺癌根治术后接受放疗的患者10例,对其分别采用VMAT和IMRT技术,对比分析
目的:综合探讨医院呼吸内科治疗时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017年1月接收呼吸内科1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划分2组,即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6年3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甲组(30例)和乙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切开挂线
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的生物标志物发现技术已经发展了广阔的前景,因此蛋白质表达可作为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的病理生理学指标.使用质谱分析,根据体液中蛋白质的鉴定,例如脑脊
目的:探讨猫抓病浅表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临床治愈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超声共发现淋巴结126枚,大致可以分成三类:①直
目的:探讨中等量以上液,气胸微创性引流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回顾近三年来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P I C C)引流的患者临床资料及效果.结果:98例均收到良好效果,达到引流目的
目的:评价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75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