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于2002年8月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新《纲要》),明确规定:新《纲要》自2002年新学年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实施,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施行。截止2011年8月,新《纲要》颁布实施已整整九年。本文就新《纲要》在江苏普通高校贯彻落实情况作系统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旨在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下一阶段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实践借鉴。本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普通高校实施新《纲要》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得出以下结论:1江苏省绝大多数本科院校都能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贯彻落实新《纲要》,贯彻落实、实施新《纲要》的总体情况比较好。被调查的所有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目标都是从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两个方面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来描述,完全符合新《纲要》制定的目标要求。2江苏省绝大多数本科院校都按照144学时4学分要求设置体育课程,较好的落实了《纲要》规定。但对高年级学生(含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的规定的落实执行状况一般,执行的力度不够。3江苏省大多数本科院校已经形成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为一体的大课程结构体系,只有少数院校没有将运动训练或是课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课程,或是有的院校只有课堂教学。4江苏省绝大多数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的组织教学形式主要采用“以年级为单位打破学院(专业)界限”的形式组织上课,教学班的人数一般在30-35人。江苏大部分本科院校都在努力组织实施“三自主”教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在一定的规定范围内,实现学生选择上课时间或是任课老师或是上课内容。5江苏省本科院校体育课程开展选项课教学的选项数都能在12项以上,有近半数的高校在20项以上,均达到了江苏省公共体育课程考核的“合格”标准;同时,江苏省绝大多数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都开设了保健课,只有极少数本科院校没有开设保健课;绝大多数本科院校体育课程都开设每学期4课时的理论课,符合新《纲要》要求。6江苏省大多数本科院校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基本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体育课程选用的教材以自编为主,但多数未经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7当前江苏省本科院校任课体育教师的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研究生学历比例较小。教师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但高级职称人数偏少。教师年龄梯度较为完善,老中青搭配较为合理。高校体育教师以男性教师为主,女性教师所占比例较小。师生比普遍偏大,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大多数的高校都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并有详细的教师业务学习和业务锻炼的计划。8江苏绝大多数本科院校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评定内容包括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学习态度、课外锻炼和理论,评定内容较全面。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江苏绝大多数本科院校都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