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能焊接的工件特征识别与工艺规划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852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在汽车、船舶、大型钢材的焊接中均有很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智能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行业的发展对焊接操作的效率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机器人通过本体示教的重复性焊接质量已经可以达到焊接标准,而针对智能焊接系统尤其是基于3D视觉的模板化焊接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结合国内外参考文献及项目经验,针对智能焊接系统进行了焊接特征模板的建立与基于路径图图论的遍历匹配、完成了基于视觉传感器CAD模型位姿配准与特征解析提取及路径矫正、基于焊接特征模板信息的焊接路径及工艺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针对批量的相似的工件焊接需求,本文建立了基于路径图图论的焊接特征模板遍历匹配方法。基于编码思想完成焊接特征参数的定义并基于主方向及焊接特征路径信息完成焊接特征模板匹配规则的设计,并根据路径图图论最优生成树完成焊接特征模板的遍历匹配。然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顺序标志点-ICP的位姿配准方法,首先选取3D视觉传感器并完成其与机器人的手眼标定,根据3D视觉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及工件焊接特征大小设计了基于投影原理的采集点位姿规划并进行了点云数据的采集;集点云数据后,需按照标志点的选择顺序进行CAD模型的位姿初配准,接着通过ICP算法进行位姿再配准,能够实现CAD模型向点云位姿的配准,最后通过位姿配准后的CAD模型及匹配的焊接特征模板信息完成焊接特征的解析并通过点云的曲率进行路径矫正。其次,针对焊接特征模板信息进行了焊接路径以及工艺的规划。通过匹配的焊接特征模板信息,完成了对焊接路径的插补生成、对于特殊路径点如转角进行焊枪位姿、机械臂的运行安全点姿态等规划;针对面向焊接特征模板信息的工艺规划,本文首先建立了基于SQLite数据库的基础焊接工艺库,然后基于模糊处理进行案例-规则的递进推理方法的设计,能够针对每一条焊接路径完成对应焊接工艺的编写与推理,最后为机器人上位机输出指令文件及工艺书。最后,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Qt及VTK的机器人焊接离线编程软件,能够实现焊接运行场景的搭建、正逆运动学仿真、实时碰撞监测等,并基于QWT完成机器人的各轴运动数据的实时监测。以钱江QJRH4-1A机器人、知微D130S视觉传感器和激光发射器为主体搭建了验证实验平台,进行了包括机器人手眼标定、模板定义、模板匹配、CAD模型位姿配准、焊接特征解析及矫正、离线仿真及空载试验,并进行远程联调实景案例焊接,保证了本文整体系统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其他文献
光伏发电作为最重要洁净能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解决了边远地区供电困难、道路建设费用大等问题,光伏发电本身具有的间歇性,会导致起不平稳运转。在分布式网络架构中的配置混合储能管理系统,就可以达到平抑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与负载需求之间差额波动的目的。本文首先对分布式光伏微电网中的拓扑结构做出了展示与阐述;并且针对本文所设置参数来分别构建了光伏板模型、锂电池模型、超级电容等模型,为后面的混合储能系统特性研究
学位
近年来,传统配电网逐步发展成为集合主动控制并包含大量智能信息通信设备和大规模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的主动配电网。主动配电网与信息系统耦合的不断加深成为主动配电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而信息系统受到的多类型扰动和DG接入的不确定性对配电网的安全性带来挑战。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考虑了多类型信息扰动对主动配电网可
学位
任何在流体中运动的物体其表面一般处于湍流状态,在运行过程中一般需要克服来自流体的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对于水下运动的物体,湍流流动在物体表面产生的摩擦阻力占据了物体运动阻力的绝大部分。通过对湍流边界层的控制实现壁面摩擦阻力的减小,不仅能提高物体的运动性能,还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湍流边界层的经典分层模型和拟序结构的相关理论,针对拟序结构的自维持循环过程进行控制,给出了基于
学位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高,储能装置和热电机组的配合可缓解电网的调峰压力,降低电网的经济成本,然而目前热电联产系统多工作在以热定电的运行条件下,其深度耦合的潜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从电热能的供给侧出发,就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和网内储能的深度耦合两个角度对微电网进行了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电热联合供应系统的整体架构及网内能源的基本流向,在此基础上,
学位
空间探测对人类了解宇宙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月球因其独特的空间环境对开展空间探测任务至关重要。为更好地利用月球独特的表面环境,研制高效灵活的探测设备是关键。然而,月表崎岖的地形及疏松的土壤环境对月表探测器的研制提出巨大的挑战。软体机器人因其高自由度、环境适应性强、低成本等特点,为月表探测提出了新思路。自生长机器人是一种采用头部外翻伸长主体的软体机器人,在生长过程中可主动调整伸长方向。灵活的运动方式使其
学位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的发展,用户对电能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杂多变的电能质量扰动事件不断威胁着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电能质量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了研究者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电力用户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电能质量成为当务之急。解决电能质量问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扰动事件的类型,从而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治理和补偿。针对电能质量扰动事件不易检测的特点,本文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出发,提出2种基于深
学位
相比于静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动态WPT技术允许移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进行充电,极大地提高了充电效率与灵活性,且越来越向着更高功率等级发展。由于动态磁耦合机构的自身特性与不连续的发射线圈切换过程,系统的输出电压或电流往往会随着设备的运动而不断波动,进而影响到充电效率与电池寿命。因此,本文将应用于大功率场合的三电平Buck(Three Level
学位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现代电力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的电力负荷预测不仅可以增强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还能减少电力系统运行成本。然而,在对某些区域进行负荷预测时,由于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电力负荷历史数据出现数据缺失或存储不足的现象,导致经典深度学习预测方法无法实现高精度的短期负荷预测。因此,本文借助迁移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迁移电力负荷数据或预测模型参
学位
海洋占据地球约70%的表面积,除了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外,多样的水下生物也是重要的海洋宝藏,因此对海洋的探测意义重大。仿生鱼具有与生物鱼类相似的运动姿态,是一种理想的海洋探测与侦查载体。鳐鱼的中央鳍-对鳍(MPF)推进模式具有游动效率高,机动性强等优点,对水下复杂的环境更加适应,采用MPF推进模式的机器鱼已成仿生鱼领域的研究重点。柔性驱动器驱动的仿生鱼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相比于传统电机驱动方式,体现
学位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因石油不断采出,油层间的压力会持续降低,为使石油安全高效的产出,采油现场会通过注水泵向油田注水的方式,增加油层的压力。注水泵在注水时需要极大的注水压力,所以其注水电机往往要超负荷高速运转,使电机的滚动轴承发生磨损、变形等故障,最终影响油田的生产及效益。本课题开展的注水电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能够及时发现电机早期不易察觉的微小故障,从而根据故障现象及发展趋势对电机故障部位进行替换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