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杨柴人工灌木林土壤有机碳与呼吸作用特征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unui_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地(沙漠)作为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潜在的碳汇空间和功能。由于流动沙地风蚀沙化严重、土壤贫瘠、生产力低、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在自然状态下碳固持能力较弱。通过人工构建植被并可持续恢复,是促进沙地土壤有机碳库形成和发展,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有效措施。本文针对沙漠化逆转过程中我国毛乌素沙地人工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呼吸作用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机理不明问题,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境内造林后恢复11a、20a、32a的杨柴防风固沙人工灌木林(以下简称YC1、YC2、YC3)为实验对象,开展了人工灌木林植被恢复特征、土壤有机碳及组分和土壤呼吸作用演变特征研究,探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对土壤碳库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规律,从而阐释沙地土壤有机碳积累和呼吸作用对人工植被恢复的响应机理。研究成果为今后沙地林草生态建设过程中土壤碳库的评估预测、土壤及其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和碳增汇经营管理实践提供基础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毛乌素沙地杨柴人工灌木林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灌木层盖度、生物量等主要生长指示指标以及草本层盖度、物种组成、密度和生物量、枯落物生物量和地下根系生物量等指标显著提高。恢复11a、20a、32a杨柴灌木林灌木层盖度分别为77.5%、93.2%和97.0%,生物量分别为2258.13 kg·hm-2、2675.83 kg·hm-2和3443.4 kg·hm-2;单位面积枯枝落叶现存量分别为1096.9kg·hm-2、2951.7kg·hm-2和3968kg·hm-2;单位面积根系生物量为2602.2、6651.6、9072.9 kg·hm-2。此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主要养分物质含量也显著提高,植被恢复对风沙质量的改善效果明显。2.随着杨柴灌木林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总有机碳、有机碳密度及其有机碳物理组分、有机碳化学组分和生物组分碳含量持续增加。其中,恢复11a、20a、32a地0-6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平均含量为1.934g·kg-1、2.591g·kg-1、4.135 g·kg-1,总有机碳密度为1.14 kg·m-2、1.63kg·m-2、2.62kg·m-2;物理组分的轻组和重组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409 g·kg-1和0.525 g·kg-1、1.951 g·kg-1和0.676 g·kg-1、2.853 g·kg-1和0.863 g·kg-1;化学组分中的活性和惰性有机碳含量依次为0.06 g·kg-1和1.886 g·kg-1、0.087 g·kg-1和2.523 g·kg-1、0.140 g·kg-1和4.028 g·kg-1;生物组分含量分别为3.75mg·kg-1、7.01 mg·kg-1、10.983 mg·kg-1。在土壤有机碳中,重组和惰性组分比重较高,且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比例逐渐增高,有机碳库稳定性增强。3.在全年尺度上,生长季和非生长季杨柴灌木林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均遵循“单峰”曲线变化规律,与土壤温度日变化规律保持一致,最高值在一般在14:00-16:00期间出现,最低值在03:00-06:00间出现。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同样呈“单峰”曲线规律,最高值在生长旺季的7-8月出现,最低值在冬季1月份出现。YC1、YC2、YC3样地全年土壤总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491μmol·m-2·s-1、0.833μmol·m-2·s-1和1.313μmol·m-2·s-1,与未造林流沙地(CK)的0.1445μmol·m-2·s-1相比,植被恢复极显著加强了呼吸作用(P<0.01)。在全年尺度上,土壤异养呼吸占总呼吸的63.1%-94.6%,非生长季的比例高于生长季,且该比例随林龄的增加持续增高。沙地杨柴人工灌木林地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在生长季,阴坡高于阳坡,下坡位高于上坡位;非生长季则相反。恢复11a、20a、32a杨柴林地土壤年总呼吸通量分别为183.36g C·m-2、310.83 g C·m-2和489.92 g C·m-2,其中异养呼吸占76.2%-82.3%,自养呼吸占17.7%-23.8%。4.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毛乌素沙地杨柴灌木林植被恢复进程中,地上植被生物量、死根生物量和枯落物现存量的持续积累对沙地土壤总有机碳及各组分含量的增加贡献较大,其中死根生物量的贡献最大。植被的可持续恢复是土壤有机碳库形成和发展的必然前提。5.在日尺度上,土壤总呼吸、异养呼吸与土壤0-5cm、5-10cm温度之间有极显著指数相关性(P<0.001),与土壤10-20cm温度之间有显著指数相关性(P<0.05),自养呼吸速率与土壤各层温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在季节尺度上,土壤总呼吸速率、异养呼吸速率和自养呼吸速率均与土壤0-20cm土层温度有极显著的指数正相关关系(P<0.001),5-10cm土层温度与呼吸速率的相关性最强。土壤温度能解释总呼吸变化的83%-92.5%,异养呼吸的81.2%-85.1%,自养呼吸的60%-70%。在季节尺度上,土壤呼吸速率与0-5cm、5-10cm、10-20cm土层含水率之间具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土壤温度的影响能解释呼吸作用的55.8%-75.2%,土壤水分的影响能解释24.8%-45.2%。与单因素拟合模型相比,非线性双因素复合模型(Rs=aeb TWc)更好地反映土壤温度和水分交互作用对呼吸的影响。6.在年际尺度上,杨柴灌木林植被盖度、群落地上生物量、地下根系生物量、枯落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是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且随着林龄的增长,上述因子值对土壤呼吸作用产生积极的驱动效应,使土壤呼吸作用持续加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群落地上生物量是生长季土壤呼吸的主导影响因素;而死根生物量是非生长季土壤呼吸的主导影响因子。综上所述,毛乌素沙地杨柴人工灌木林植被恢复促进了沙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形成和发育,土壤碳储存功能持续增强。同时,植被恢复驱动了土壤呼吸作用,从而提高了土壤向大气排放CO2的速率和排放量。研究结果为“双碳”背景下加强沙地人工林植被的经营增汇提供了警示。
其他文献
在新兴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如何部署其标准竞争战略,关系到企业能否推动自身技术成为行业主导设计。使用2010年至2021年255家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制定企业的标准与专利数据,基于面板数据的动态QCA方法,探讨了企业实施标准竞争战略赢得主导设计的条件组态,以及时间维度下企业标准竞争战略的演化机理。研究发现:(1)存在4类标准竞争战略适配组态:“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型、“标准联盟跟随”型、“ 规模
期刊
在苏丹尼罗河上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采用无动力长方体浮箱做为施工平台,达到了低造价、短工期的目的。介绍了浮箱施工措施和快速定位方法,以及灌注桩设计与施工技术。
期刊
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有毒有害气体突发环境事件,各省不断探索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构建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监测预警系统时,面临的一大难题是站点的布局选择。移动监测因具备移动性、快速性及全面性,为化工园区预警监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文利用移动监测对某石化工业园区进行实地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识别出大气污染因子及主要来源、锁定重点监控区域、判别污染物传输主要路径,可为化工园区预警
期刊
我国陆相湖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水重力流砂体,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在陆相沉积体系中,相较于河流相和三角洲相储层,深水重力流砂体分布复杂,成岩演化及储层质量差异显著,优质储层的分布预测难度大,严重制约着开发效率。因此,亟需开展深水重力流砂体储层构型及储层质量差异等方面的研究,为指导油气高效开发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本论文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史深100地区古近系沙三中亚段东营三角洲前端深水区的湖底扇重力流砂
学位
为破解学生耗时于识记庞杂零碎的学科知识的困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高度关注概念教学,指出课程教学要聚焦大概念,强调通过概念的逐级建构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重要概念教学强调对知识的整合,主张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与概念理解的情境化,对支撑学生形成大概念,提升核心素养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如何将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重点从关注零碎、孤立的知识点转向注重概念之间的联结和应用
学位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TUC338(lncRNA TUC338)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7月—2021年6月我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37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RT-qPCR检测组织标本及NSCLC细胞中lncRNA TUC338表达;
期刊
伴随着神经技术的发展,“大脑+机器+接口”的系统配置促使着肉身与机械的完美结合,脑机接口时代有望降临。脑机接口连接的皮层活动将每一组新颖的感觉都纳入到身体图式的关系之中,以“身体”为基点拓展着我们的知觉,让人类身体图式不断超越解剖空间所达到的范围。利用接口这一中介,身体既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客体,同时又是主体,这冲击着自笛卡尔以来的心身二元论。人类在适应接口存在的诸多实践场域及生存情境后,形成“具身化
期刊
<正> 肺泡的液气界面有一层具有降低表面张力作用的物质,叫作肺表面活性物质(Snrfactant),它为磷脂蛋白复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磷脂酰胆硷(Phosphoti-dylcholine PC),其他为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乙醇胺、鞘磷脂和磷脂酰丝氨酸等。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维持肺泡的舒缩,保持不同大小肺泡之间的关系,保持肺泡的干燥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抗微生物感染的防御作用。许多疾病与肺表面活性物质有
期刊
报纸
人类学习活动的展开以身体、心智与情境等具身要素的动态耦合为基础,具身型认知下学习情感是学生深度学习发生、学习效能保障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离身束缚和情感鸿沟成为制约教育教学深层次发生及提质增效的现实问题。因此,需以具身化教学为支撑,探究具身认知视域下基于学习情感的深度学习发生机制。具体而言,设计了具身认知视域下9类细粒度情感框架,并从“知识迁移”“具身交互”“情感心理”“创新思维”四维度揭示深度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