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输入双输出系统辨识的二自由度伺服云台系统控制设计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ong3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无人汽车等先进技术的兴起,人们对其中搭载的伺服云台系统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为跟进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满足伺服系统的各种高性能需求,伺服云台系统的控制技术具有重要且迫切的研究价值。目前,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PID控制方案,在快速性、稳定性、鲁棒性和抗扰性能等多目标控制性能需求下已渐显乏力,而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控制设计方法很可能会成为进一步满足多目标控制性能需求的突破口。对于伺服云台系统,由于其结构中有许多柔性模态及非线性结构,导致系统存在多个谐振频点,在二自由度伺服云台系统中,更是容易引起轴间耦合,增大系统复杂性和控制设计的难度。而对于系统解耦,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开发应用方面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为研究二自由度伺服云台系统中的控制问题,本文根据云台的主要结构,搭建了一个具有二自由度转动定位功能的云台系统,模拟工业使用云台。针对该云台系统,首先,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非线性环节,并设计算法进行非线性补偿处理,增大系统的线性程度。然后,通过输入正交伪随机信号,采用基于脉冲响应的Hankel矩阵法进行系统辨识,得到双输入双输出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再使用平衡截断的方法,对所辨识系统的各子系统进行降阶,得到云台俯仰轴模型、方位轴模型和轴间耦合模型,方便对各子系统单独进行控制设计,减少控制设计的复杂程度。进行控制设计时,考虑到伺服云台系统要求较高的实时性,本文采用模型匹配算法进行前馈解耦控制器设计,以代替难以实际应用的高级解耦控制器。对于云台俯仰轴和方位轴子系统的控制设计,本文采用双闭环结构控制系统,以提高系统的抗扰性能,其中,速度环系统采用基于积分内模的LQ控制器,并与传统PI控制器作为对比,外置环采用简单滞后+PD控制器,防止控制器阶次过大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系统的快速性。最后,本文还提供了上述所有控制器的离散化方法,将所设计控制器在实际二自由度伺服云台系统中进行验证,取得良好效果。
其他文献
图像目标分割在近年来逐渐成为计算机视觉的热点领域,图像目标分割的目的是像素级别的图像理解。将输入分成不同的目标可解释类别,这些分类类别在真实世界是有意义的。但是现
植酸是磷的主要储存形式,它作为一种抗营养因子,是阻碍植物吸收矿物质和降低动物饲料磷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植酸酶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人们多利用细菌、真菌和植物等表达系统重组并生产植酸酶,并且应用广泛。但仍旧需要更加绿色、优质和高效的植酸酶表达系统。蛹虫草作为一种食用药用真菌,其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以及抗炎等药用活性,具备生长周期短,安全性好等优点,因此被认为是重组表达植酸酶的良好受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有关于生物特征识的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许多生物特征中,人手的一些生物特征,例如指纹,手指静脉,手掌形状,掌纹、手掌静脉等,由于这些部位特征
当今频谱资源日益紧张,而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能够实现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大的吞吐量和更低的传输延迟,因此被认为是5G网络中多址接
本文以电网无功优化降低系统有功网损作为目标函数,在满足潮流约束及变量约束的同时,采用罚函数的方式防止节点电压越限以及发电机无功输出越限,作为本文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
大肠癌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其治疗方法和药物开发不断推陈出新。常规的抗癌药物和化疗结合方法对于患者的治愈效果有限,且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的免疫系统损伤极大。因此,更佳有效且能减轻患者痛苦的新疗法的开发势在必行。其中利用融合免疫毒素与抗癌胚抗原(serum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结合进行靶向免疫治疗方法引起广泛关注。本论文将两种linker(刚性l
大豆需要大量的磷来满足自身的生长代谢以及物质积累,但受限于磷矿不可再生以及植物对磷的吸收能力有限,低磷胁迫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大豆产量及质量的重要因素,筛选磷高效大豆品种以及提高大豆适应低磷胁迫的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磷转运蛋白家族在促进植物对磷的吸收及转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分为PHT1、PHT2、PHT3、PHT4、PHT5及PHO1六类,其结构及定位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功能。目前在
机械臂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绝大部分抓取算法都依赖于手眼标定结果,物体模型特征等先验知识,且只能针对特定种类物体的抓取,当任务场景,操作目标发生变化时,其无法进
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近年来,随着电子科技制造行业水平的提高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进步,采集多种人体生理信号,以此来进行多模态情感识别已经成为了当前研究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中,全世界对衰老的研究取得了空前发展,尤其是通过生物化学过程和遗传学途径的日益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目前许多研究人员认为,衰老是由干细胞衰退、DNA退化、饮食精神因素、衰老基因活跃等一些综合因素共同产生所导致的结果,现如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衰老理论。研究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最终的目的是能够寻找药物作用靶标从而实现改善人类健康的愿望。酿酒酵母作为单细胞真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