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医规范化康复护理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康复、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评价中医规范化康复护理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康复及生活质量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常规进行缺血性中风的内科基础药物治疗及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运用护理路径模式进行中医规范化康复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6年颁布的中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简化Fugl-meyer(FMI)量表和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4周后FMI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过护理干预,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改善;其中观察组的肢体功能疗效与对照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肢体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观察组生活质量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运用护理路径模式进行中医规范化的康复护理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确切,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