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下的日本丝割符制度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在商业贸易的推动下开始逐渐形成,葡、西等国的到来将东亚地区混乱无序的贸易状态变得有序化,并引导了一场贸易模式的变革,海贸制度化成为这个地区的发展趋势,广州、澳门、菲律宾等地都涌现了新的贸易形态。日本在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下,也经历着对外贸易制度的调整,以丝割符制度为基础的日本外贸制度挑动着国际关系的神经。本文从丝割符制度创立入手,葡萄牙的最先应用到中、荷商船的纳入,以禁教锁国为契机,葡萄牙被逐而丝割符体系最终形成,其中日本幕府“商教分离”的纠结心理也是导致这一过程复杂多变的原因。通过实行丝割符制度,日本幕府一步一步收紧了外贸管制,绝大多数的输入商品都在幕府的掌控下进行,伴随着锁国的完成,一个严格、稳定的外贸制度最终被建立起来。把丝割符制度放在大航海时代背景下来看,丝割符制度不仅保障日本国内商品输入稳定化,更是整个东亚地区海贸制度化的反映,本地区广州、澳门、台湾、菲律宾以及日本等地贸易样态的改变,可以预示出大航海时期该地区渐渐告别了混乱无序的交易状态,一个有序、固定化的贸易体系在世界市场的构建过程中已显露雏形。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人们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资源,为提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提供了可能。当前,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在发展中出现了系统功能不全面、信息更新不及时和人员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对此,我们应理清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构建系统目标,进行主要模块设计,在扩大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