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情境视域下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互联网进一步演化为社会的一个基本要素,而微信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从本质上改变了人与人连接的场景和方式。梅罗维茨提出了关于媒介影响社会行为的思路,即新媒介—新场景—新行为。微信朋友圈是集图片、文字、视频、链接、音乐等等为一体的平台,极大的满足了现代人分享生活,表达态度的需求。微信朋友圈延伸和融合了现实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新的交往情境,在日常的交往当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好友生活的同时展示自我。本文以微信朋友圈用户为研究对象,以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该理论在朋友圈的适用性,并对朋友圈形成的新的情境特点进行深描。以戈夫曼的自我呈现为切入点,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编制了适用于测量微信朋友圈“中区”自我呈现行为的调查问卷,研究微信朋友圈形成的“中区”情境中个体自我呈现行为的特点,并结合网络访谈的方式,探讨微信朋友圈情境下个体的线上虚拟表演是怎么实现的,反思自我呈现的人为与真实。根据样本统计分析,人口学变量中性别、年龄以及学历在情境控制、“舞台设置”、自我呈现策略使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从性别上看,女性的自我呈现管理强度更高,女性使用微信朋友圈的平均时长更长、更换头像的频率和使用“谁可以看”功能的频率更高,自我呈现策略平均分更高;从年龄上看,年轻群体管理意识更强,年轻化的群体使用微信朋友圈时间更长;从学历上看,学历水平越高,微信朋友圈管理更加的细化,使用“标签”分组功能以及“谁可以看”功能频率也越高,自我呈现策略使用强度越大,越注重将好友分众化,以期达到理想的自我呈现。基于以上数据对朋友圈“中区”自我呈现行为及特点的统计分析及网络访谈:本文对微信朋友圈个体如何实现理想化虚拟表演进行了总结,共分为三个阶段。自我认知阶段:微信是半熟人的虚拟社区,前台“舞台设置”呈现个性化,是个人角色塑造的一部分,促进个人认知,这个阶段主要以获得性自我呈现策略的使用为主;理想化展演阶段:微信朋友圈观众的“集体在场”影响自我呈现行为,使现实社会角色得到融合和重塑,内容多以积极正面的展示,隐藏不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并且真诚期待他人认真对待他建立起来的表演印象,这个阶段获得性自我呈现和防御性自我呈现策略的交叉使用;反馈调节阶段:自我呈现的连续性以及可塑性(双向互动),促进自我完善及自我认知,这个阶段主要以防御性自我呈现策略为主。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药物结合外科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3月-2006年2月同对36例脊柱结核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以后路T形切口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填充钛网椎间植
目的 了解高血压所致的冠心病(简称高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肾素(PRA)、血管肾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其与冠脉损伤的相互关系。方法 108例高血压冠
随着2014年美国推行全民创客运动,国内创客教育也在逐步发展。在信息化的时代下,当前创客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在创客空间建立、创客导师培育,创客环
为探究拖拉机减振座椅的设计,测试了约翰迪尔1204型拖拉机分别在油菜茬地、莜麦茬地附带播种机械行进和播种作业,以及田间草地、田间土路和翻耕地行进时机体的振动情况,得到
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对该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并初步提出了一些该实验改革的方案和措施。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提升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形成一个完整连贯的知识链,促进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融合,同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社会对这一工作的要求。
目的分析肿瘤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262例初诊时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2例肿瘤患者中,急性白血病的比例最
形成性评价是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主要阐述了形成性评价出现的背景、职业院校传统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性评
目的观察间日疟患者血细胞参数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迈瑞BC-30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对83例间日疟患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
目的分析结核病人登记、网络检查、病人追踪等情况,指导相关工作的规范开展。方法利用台州市2006年1-12月份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分析结防机构肺结核病人登记、非结防机构肺
美国是一个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的国家,崇尚超级英雄,强调尊重人的价值,主张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主动性。《野性的呼唤》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