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增稠剂的筛选与性能评价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临界CO2因其独特的性质在非常规油气藏开发中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因其粘度低、携砂性能差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目前普遍采用添加增稠剂的方式提升超临界CO2的粘度。因此本文首先实验筛选出能够在CO2中具有较好溶解性的增稠剂SC-T-18,并以优选出的增稠剂分子模型为研究对象,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了增稠剂的剪切粘度,通过扩散系数、聚合物基团相互作用力等参数表征了增稠剂分子的动力学结构特征,以便对增稠剂的微观信息有一定的了解。最后实验评价了CO2增稠压裂液体系的流变性能、悬砂性能、摩阻性能及对岩心的伤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SC-T-18增稠剂能够溶解在液态及超临界CO2中,形成单一、稳定、均相的乳状胶束。(2)聚合物基团对超临界CO2分子具有不同的结合能力,这种结合效应主要是增稠剂分子空间网络结构抑制了CO2分子的运动。其中范德华相互作用力是主要的约束作用。(3)SC-T-18增稠剂的最优加量为2wt%,增粘幅度接近50倍。超临界CO2压裂液体系的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急剧降低,表明其是非牛顿流体。温度对体系粘度的影响较大。主要原因是温度的升高加剧了增稠剂分子间网络结构的破坏,从而粘度显著降低。随着压强的升高,其粘度逐渐增加。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压强增大增稠剂在CO2中的溶解度增大,二是压强的增大使分子间间距减小。(4)添加一定量增稠剂有利于降低支撑剂沉降速率,提升携砂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减阻作用。CO2增稠剂对页岩岩心平均伤害率为2.1%,二氧化碳能溶解于水,且能与原油混溶,具有良好的地层配伍性。
其他文献
舱段分离机构是一种应用于航天器、火箭或导弹级间分离领域的装置。本文通过UG三维绘图软件对舱段分离机构进行了建模,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分别对单室舱段分离机构和双室舱段分离机构的分离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上述两种分离机构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采用响应曲面法和直接最优化方法对两种分离机构壳体厚度进行了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采用仿真计算方法对单室舱段分离机构的分离特性进行
创新是一个企业维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创新活动的首要能动性主体—员工,无疑是承接创新活动的核心。企业创新依靠员工,而高效的激励机制为员工源源不断提供创新保驾护航。员工持股是一种让员工成为公司股票所有者的受益计划。作为我国近年大势的长效激励机制,截至2017年末,超过600家实施了此项制度,并顺利完成完成。正是基于以上背景,论文对实施员工持股的企业进行研究,评价实施员工持股的企业创新效率,并找到哪
本文考虑对称有角点平面区域上的Euler方程,区域上有一个角被对称轴等分.得到两个结论:第一,若角点处的内角大于,则有光滑的初始涡量函数使得没有全局光滑解以它为初值.某种
实验技能测试是化学学业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而评分者效应影响化学实验技能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Rasch模型具有不项目依赖与样本依赖的特点,而且能够提供客观、等距标尺。因此本文利用Rasch模型对化学实验技能测试中的评分者效应进行监测,并提出了系列减弱评分者效应的策略。在广泛调研文献基础上,本研究编制并请学科专家与一线教师鉴定了实验操作试题,对评委进行培训,先后对某师范大学化学
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迅猛发展。基于玻璃衬底的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率已经进入23%的时代,与此同时,基于柔性衬底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也快速发展,能量转换率也已经突破了20%的大关。近年来,CIGS薄膜太阳电池效率的提升主要由于碱金属掺杂带来的器件性能的提升。本论文首先利用碱金属后处理工艺(post deposition treatment,PD
目前,优质筛管相比其它防砂完井方式而言具备施工简单、防砂效果好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运用。优质筛管根据其中间挡砂介质单元的类型主要可分为预充填优质筛管和金属网布优质
太阳能作为地球上清洁能源的主要来源,对环境十分友好。太阳电池作为将太阳能光转化成电的经典方式,在近年来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有机太阳电池(OSCs)作为一种经济可行并且很有发展前途的清洁能源利用方式受到了研究领域的密切关注。全聚合物太阳电池(all-PSCs)作为具有较强机械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OSCs,在研究人员不懈的探索下可获得了10%以上效率。其中基于NDI的N2200作为最成功的高电子亲和性
蜡酯合成酶是生物体内蜡酯合成的关键酶,存在于多种动植物和微生物中,依靠该酶可催化生成一系列结构各异且具有不同功用的蜡酯。随着人们对蜡酯合成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不
伴随能源枯竭和环境恶化问题的加剧,氢能源作为绿色环保的二次能源,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电解水制氢凭借简单、无污染的工艺过程和高纯度产氢等优点渐渐被广泛投入使用。
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耕作技术,较之传统的耕作方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不仅能够节能降耗和节本增效,还可有效降低土壤侵蚀和沙尘污染程度,提高土壤肥力和节水抗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