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意义:据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结果显示,随着全球各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和人口老龄化使居民对慢性病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全球每年有超过1亿人因患病导致的高额治疗费用陷入贫困。我国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发现,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致贫原因就是疾病或损伤,疾病风险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社会风险之一。目前,严重危害我国老年人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心血管疾病是患病率最高,疾病经济负担最重的慢性病类别之一,也是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中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显著高于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2005-2015年,脑卒中、心血管病和糖尿病将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有5500亿美元;2010-2030年中国脑卒中、心肌梗死、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负担增幅将超过50%,其中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比重将过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迅速增加,不仅加速了疾病诊治费用的上涨,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均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增加了残障和失能的机会,造成了巨大的劳动力损失。和青壮年人群相比,老年人的患病情况更严重且支付能力更低,疾病经济负担更重,疾病经济风险更高。因此,本文关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疾病经济风险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系统回顾和总结疾病经济风险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3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疾病经济风险进行系统研究,以理清其患病、治疗和费用负担情况,分析疾病经济风险的水平及影响因素,希望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完善提供决策参考。主要研究方法和思路: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疾病经济风险相关研究现状和结论,然后利用CHARLS2013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包括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患病情况、治疗情况、医疗费用情况、疾病经济风险水平和分布等进行描述性分析;最后从生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就诊行为、保险类别四方面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选取有显著意义(P<0.05)的影响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主要发现与结论:(1)患病情况: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多种慢病并发率高(80.32%),且以高血压病为主(患病率为64.74%)。(2)治疗情况:体检率低(48.21%),对疾病风险预防的重视程度不足;治疗率高(87.43%),经济困难是影响治疗的首要原因,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可得性差是第二大原因;农村患者主要选择基层卫生机构进行治疗,城市患者主要选择县级以上医院进行治疗;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人均疾病经济负担为7247元,其中门诊医疗费用负担(3681元)大于住院(1816元)和自我治疗(1751元),门诊费用报销比例低于住院,城乡患者间疾病经济负担水平差距大。(3)疾病经济风险水平:心血管疾病医疗费用是引起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疾病经济风险的直接原因,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疾病经济风险平均水平大于非心血管患者老年人群平均水平(校正RR=1.8),低收入组、农村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校正RR相对较高,且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易引致极度家庭经济风险(FR>1.2的患者占比23.43%);(4)影响因素: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高疾病经济风险(校正RR>1)发生率为37.64%,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其疾病经济风险高低的显著因素是性别、自感健康状况、患慢病数量、心血管疾病患病情况、居住地、所属地区、收入水平、治疗方式、门诊和住院治疗次数及天数、参保类别,其中,患慢病数量多、门诊和住院治疗次数及天数多是危险因素,自感健康状况好、高收入水平是保护因素,女性患者的疾病经济风险高于男性,心脏疾病患者风险高于高血压患者,农村患者风险高于城市,西部地区患者风险高于东部,接受过门诊治疗的患者风险高于住院和自我治疗,新农合参保患者风险高于城镇/乡居民、城镇职工医保和公费医疗。政策建议:本研究在实证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五大政策建议,以期降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疾病经济风险:一是提升基本医保的门诊大病保障水平,减轻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门诊费用负担;二是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和保障力度,提升农村患者抵御疾病经济风险的能力;三是增强对心脏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补偿力度,并提高其健康管理水平;四是加强对医疗弱势群体的政策倾斜,并提升其疾病风险预防意识;五是加强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引导患者合理就医,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创新与不足:心血管疾病是对国民健康威胁性最高的慢性病类别之一,但目前对心血管病患者疾病经济风险的研究很少,且只将心血管疾病作为一类病种与其他病种作比较分析,缺乏针对性研究,更没有对心血管病患者的疾病经济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因此本文创新之处是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疾病经济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研究,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同时,本文研究运用CHARLS这一全国性的调查数据,与现有的多数研究采用局部性的调查数据相比,更能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研究不足之处是仅以疾病直接经济负担作为疾病经济风险的测算基础,可能低估风险水平。此外,仅是以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为主,没有从医疗机构、社会等角度准确测算心血管疾病经济负担并进行更全面丰富的研究,这将是下一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