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肥措施对中低产田小麦生长及土壤主要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gjb5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华北地区中低产麦田为研究对象,以不同培肥措施对小麦生育性状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为研究重点,以持续增加小麦产量的稳定性和提升地力为研究目标。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陵县实验基地,开展了不同培肥措施对中低产田冬小麦生长状况、冬小麦产量效应和土壤养分变化研究。通过不同培肥措施对冬小麦个体及群体生长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养分吸收、有机肥与化肥交互作用的研究,探寻中低产麦田稳产、增产的理论支撑和施肥模式;通过对有机无机结合施肥的麦田肥力指标、盐分指标变化及土壤无机氮的分布的分析,明确即可提升中低产麦田地力,又
其他文献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研究与开发应用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对提高我国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供给,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本项研究利用历史气候资料建立了永州市各月日平均气温推算模型;并根据超级杂交稻安全制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对永州市超级杂交稻制种气候风险进行细网格推算,确定制种的安全区域;然后结合扬花安全期的需求,确定制种的最佳时段。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基于地理要素的永州市各月日平
学位
农业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领域之一,研究不同区域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识别其敏感性和脆弱性,对于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对策,增强粮食安全,保证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和欧洲两个气候相似区榆林和巴里的灌溉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SRES的A1B、B2排放情景驱动HadCM3、HadGEM和MIROC-hi三个GCMs得到气候预估结果,然后利用MAGICC模型构建出全球平均温
学位
本研究以秦岭太白山区六种中草药(鹿蹄草、三尖杉、玉竹、银露梅、珠芽蓼和金露梅)生境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中草药剖面以及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并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化学性质与酶活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在同一剖面下0~50cm土层内,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CEC、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其中,有机质
学位
在黄土高原的半干旱偏湿润区,水分仍然是作物生长与获得高产一项制约因素,而保护性耕作中的免耕覆盖措施可以有效的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同时影响土壤的物理结构及养分含量,从而对玉米的生长及产量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在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标本区的遮雨棚中,进行模拟降雨量下免耕覆盖对玉米的影响试验,研究在不同的模拟降雨量下各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养分、CO_2排放的影响,以及在各处理下玉米的生长及产量状况。主
学位
为了探索合理的烟区土壤改良措施与烟草移栽方案,最大化的利用烟区土壤自然条件,本研究以云烟97作为试验品种,在陕西省安康市烟草种植区进行了随机区组试验,分别设计了掺沙处理(不掺沙、掺沙10%、掺沙20%、掺沙30%、掺沙40%)和移栽期处理(4月30日、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5月20日),烟草收获后的对土壤生物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不同掺沙处理和移栽期处理影响下的土壤微
学位
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国家和地方财税的重要经济来源。优质烟叶的生产与土壤养分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种植烟叶的土壤养分状况会直接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江西烟区处于我国东南优质烟叶产地的中心地带,具有发展烟叶生产的优越条件。因此,进行江西省烟田土壤适宜性评价,对烟叶质量的提高,烟草种植规模的稳定,以及烟叶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运用GIS技术,将复杂的地形、土壤等基础信息通过属性数据与
学位
干旱缺水是抑制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河套灌区灌溉水资源不足、土壤盐碱化严重成为该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增加土壤蓄水保墒,降低土壤盐渍化,提高作物水肥利用率是解决该区农业发展的首要前提。本试验通过3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即保水剂、土壤结构调理剂及抗蒸腾剂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以改善作物水分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同时比较不同类型材料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河套灌区春小麦
学位
在我国北方旱区,如何将有限的降水拦截蓄集、增加土壤水库的蓄水保墒作用是农业生产长期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地面覆盖可以改变地表蒸发界面,抑制农田表土水分蒸发,已作为旱作农业区重要的节水保墒技术措施,通过覆盖材料与时间的组合形成的众多技术模式保水和对作物的生长效应各异。本文通过2年定点试验,对照地膜覆盖,研究秸秆秋季覆盖与春季覆盖的春玉米大田土壤温度、水分、养分和玉米形态、干物质积累、生育进程、产量和水
学位
为合理利用西北旱区夏闲期光热资源,提高黄土高原地区旱地土地持续生产力,明确种植绿肥作物对土壤的培肥效果及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建立和完善复种绿肥作物的种植制度,本试验通过在夏闲期免耕种植光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var)、毛叶苕子(Viciavillosa Roth)、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和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
学位
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过去100年(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0.74℃,到21世纪末,有可能升高1.1~6.4℃。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地表平均气温升幅为0.5-0.8℃,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水平。这将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它的产量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水稻也是江苏省的主要秋收作物和第一大粮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