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琴,被称作“乐器之王”。从诞生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其艺术性已得到飞速的发展和完善,浩如烟海的钢琴文献,严谨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还有层出不穷的钢琴演奏家。钢琴在全世界的普及速度之快,普及范围之广,是任何一样乐器望尘莫及的。二胡,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早在唐代就出现在北方民族奚部落中,称为“奚琴”。但是,二胡的发展速度和环境远远不如钢琴,直到二十世纪初,二胡仍是最底层的流浪者的乞讨生存工具,最高的音乐作用也就只是戏曲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几乎没有流传保存的二胡作品,更谈不上理论、教学、专业人才等成果了。是刘天华先生的创新和努力使二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最主要的中国传统独奏乐器,影响和推动了中国传统器乐艺术的发展。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影响,钢琴也开始尝试为二胡伴奏。五十年代初,刘文金先生的两首二胡独奏作品《豫北叙事曲》和《三门峡畅想曲》的问世,不仅为二胡的演奏艺术打开了新的局面,他所编配的钢琴伴奏更是二胡和钢琴融合的典范,被誉为里程碑式的作品。因此本文选择通过对《豫北叙事曲》和《三门峡畅想曲》两首作品钢琴伴奏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学习、探索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的钢琴伴奏理论、方法以及民族特色技巧,以二胡音乐为一个研究点,不仅丰富了钢琴伴奏艺术的实践理论研究,也对二胡的演奏艺术提供理论参考,以提升二胡和钢琴融合艺术的研究领域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