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v6协议,作为下一代的因特网协议,已在因特网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仍然存在着很多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而且实现从IPv4到IPv6的完全过渡还需要很长时间,不同的网络结构也会有其各自不同的过渡策略。同时,纯IPv6网络商业化应用进程势在必行,亟需相关的测试实验数据进行科学论证,各种基于IPv6网络技术的研发工作既具有创新性又存在相当的挑战性。 本文从IPv6的技术理论分析入手,以东华松江校园网建设为应用背景,规划设计了基于IPv6技术的下一代校园网,综合应用了IPv6组网技术。在对IPv6组网相关技术原理分析以及下一代校园网组网建设原则和设计需求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设备选型方案,采用美国极进公司的BlackDiamond和Summit系列产品完成了部署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三层网络架构。 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校园网网络拓扑,在核心层和汇聚层的BD6808之间实现IPv6动态路由机制OSPFv6;在核心层BD上利用Tunnel技术配置IPv6/IPv4隧道,与校本部的IPv6试验网联通,进而通过富士通R920与交大R980实现了纯IPv6网络的联通;在松江校园网内部采用IPv6/IPv4双栈组网技术,其中核心层和汇聚层使用BD6808,可实现IPv6双栈和隧道功能;接入层使用Summit48i,全面支持IPv6/IPv4双栈技术。在核心层部署IPv6/IPv4双栈DNS域名解析服务器和IPv6组播源Multicast服务器,满足校内用户访问IPv6/IPv4网络资源和未来IPv6远程教学服务的需求。在对松江IPv6下一代校园网组网设计中,网络安全自始至终都是我们网络研究的第一技术要素,我们通过对IPsec的深入研究,确定实施IPsec over IPv6的网络安全方案,并在实际应用环境中测试通过。 其中,客户端协议配置根据实验室现有设备系统大多采用Windows或者Linux的情况主要研究了这两种环境下的IPv6协议配置,特别分析了常见的命令格式和使用方法;过渡策略重点研究在Extreme上配置目前最成熟的Tunnel隧道技术,包括6to4等,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路由协议主要将已被业界普遍认可的域内路由协议OSPFv6加以研究,同样在Extreme上部署实施;域名解析是组网应用必不可少的环节,鉴于现今系统的支持程度,详细配置了Windows2000和Linux 9.0(BIND)环境下的两种DNS,同时作了AAAA&6A和系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