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目前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140万新发病例,其中约50万因该病死亡。尽管医疗诊治水平不断提高,新药物研发层出不穷,近年来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仍呈逐渐升高之趋势,发病年龄趋向低龄化,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乳腺癌容易发生脑转移,其发生率仅次于肺癌,相关统计显示中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约10%-16%会发生脑转移,而尸检证实的脑转移发生率达30%左右。乳腺癌发生脑转移后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平均生存期约为1-2个月,治疗后平均生存时间不超过2年。许多临床病理因素均可影响乳腺癌脑转移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既往相关文献归纳分析影响乳腺癌脑转移发生发展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但所得结论并非完全一致,为全面、深入分析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本研究收集66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年龄及乳腺癌分子分型在脑转移发生倾向方面的影响,并进一步收集整理50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影响乳腺癌脑转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AEG-1是与多种肿瘤的形成、侵袭、进展及转移有密切关系的癌基因,相关研究已证实其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或不表达。有关研究显示AEG-1对乳腺癌的定向转移起到重要的作用,可能参与了调节转移部位的定向活动,CXCR4是一种趋化因子受体,其与免疫细胞的归巢及信息传递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CXCR4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而且在肿瘤的增殖、侵袭、新生血管生成及转移等过程中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CXCR4在乳腺癌组织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提示CXCR4高表达与乳腺癌进展及转移相关。目前乳腺癌脑转移分子机制仍不清楚,AEG-1及CXCR4可能与脑转移的发生发展有关,因而本研究对AEG-1、CXCR4在乳腺癌脑转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索,明确AEG-1、CXCR4在乳腺癌脑转移分子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此外对AEG-1及CXCR4表达情况与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进行探讨,明确AEG-1及CXCR4异常表达在乳腺癌脑转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预测乳腺癌患者进展为脑转移的相关特征提供参考。第一部分年龄及分子分型与乳腺癌脑转移发生倾向相关性研究1.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年龄及分子分型对乳腺癌脑转移发生率的影响,联合分析年龄及分子分型在预测乳腺癌脑转移发生倾向方面的意义,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2.材料和方法回顾性收集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66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脑转移情况、治疗方式及完整随访资料。制定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及详细的随访方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测定ER、PR及Her-2的表达情况,应用χ2检验对百分率之间的比较进行统计分析。3.结果1)确诊乳腺癌时,患者年龄以>40岁为主(59.1%);癌组织TNM分期以I(38.8%)、II(48.6%)期为主,IV期患者最少(4.6%);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少(44.8%、55.2%);激素受体ER+、PR+及Her-2+患者依次减少(63.3%、59.1%、24.3%),Her-2+患者所占比例最少;分子分型方面,Her-2过表达型患者最少(12.9%),其次为三阴型(17.1%),Luminal A型最多(49.1%);确诊乳腺癌后治疗方式方面以手术治疗为主(97%),术后化疗、放疗患者依次减少(73.1%、37.6%),部分患者接受激素治疗(63.4%)。2)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脑转移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40岁及>40岁患者脑转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3)不同年龄组内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脑转移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40岁组各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脑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40岁组中,TNBC及Her-2过表达型患者脑转移发生率显著高于管腔型患者(P<0.05);综合考虑年龄及分子分型对乳腺癌脑转移发生率的影响显示,>40岁组中TNBC及Her-2过表达型患者脑转移发生率显著高于≤4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1)年龄不是Luminal A及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脑转移发生的影响因素,但于TNBC及Her-2过表达型患者而言,不同年龄组脑转移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40岁组患者脑转移发生率显著高于≤40岁组患者。2)分子分型显著影响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倾向,TNBC及Her-2过表达型患者较管腔型患者更易发生脑转移。第二部分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1.目的分析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预后生存的相关因素,为早期干预、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供临床参考。2.材料和方法回顾性收集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诊治的50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组织学分级、TNM分期、KPS评分、分子分型、病理类型、绝经状态、转移部位、脑转移灶数目、血清肿瘤标志物、治疗方式等因素,总结其临床特征,分析脑转移发展时间、脑转移后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应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1)乳腺癌脑转移初诊年龄25-76岁,中位年龄46岁,年龄分布以>40岁为主;TNM分期以II、III期较多(34%、40%),I期最少(12%),IV期次之(14%);组织学分级以3级为著(64%);分子分型方面,TNBC所占比例最高(34%),Luminal A、Luminal B及Her-2过表达型患者依次减少;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72%);单纯脑转移患者较少,多数均伴有内脏等其他部位转移(26%、74%);转移灶≥3个为脑转移患者的主要群体(70%);多数患者的KPS评分均在60分以上(72%);肿瘤标志物方面,CEA及CA153不同区间内患者分布差别不大,CA125≤35U/ml及>35U/ml相应的脑转移患者比例差别较大(58%、42%)。2)乳腺癌脑转移患者脑转移发展时间为0-153.6个月,中位时间为26.8个月,无脑转移生存期为0-38.9个月,中位时间为6.8个月。乳腺癌病理类型、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和分子分型影响乳腺癌脑转移发展时间,患者各项临床病理因素对无脑转移生存时间无影响。3)确诊脑转移后生存时间为0.6-41.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8.8个月,1年生存率为37.2%,2年生存率为16.5%。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脑转移灶数目、KPS评分、CEA、CA125水平及治疗方式对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预后有影响。4)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转移灶数目、乳腺癌分子分型、KPS评分、CEA水平及治疗方式是影响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4.结论1)乳腺癌组织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及TNM分期是影响乳腺癌患者脑转移发展时间的重要因素,组织学分级较高、TNM分期较晚、浸润性小叶癌及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患者脑转移发展时间较早。2)治疗方式方面,外科手术切除及综合治疗为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3)脑转移灶数目、乳腺癌分子分型、KPS评分、血清CEA水平及治疗方式是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脑转移灶数目较少、KPS评分≥60分、CEA≤5ng/ml、分子分型为Luminal型患者预后较好,手术切除及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第三部分AEG-1、CXCR4调控EMT途径参与乳腺癌脑转移机制研究1.目的探讨AEG-1、CXCR4调控EMT途径参与乳腺癌脑转移的机制,为乳腺癌脑转移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新靶点。2.材料和方法1)回顾性搜集整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伴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30例)及无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40例)的病理资料,获取每位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均随机制作3份标本,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共180例标本,乳腺癌无脑转移患者共240例标本。2)研究AEG-1、CXCR4、E-cadherin、N-cadherin及α-SMA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染色法、PCR法及Western blot法。3.结果1)免疫组化染色提示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癌组织中AEG-1、CXCR4、N-cadherin及α-SMA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脑转移患者,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低于无脑转移患者,各指标在两组患者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无差异。2)RT-PCR提示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癌组织中AEG-1、CXCR4、N-cadherin及α-SMA表达水平高于无脑转移患者,E-cadherin m RNA表达水平低于无脑转移患者;各指标表达情况在两组患者癌旁组织中无差异。3)Western blot法提示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癌组织中AEG-1、CXCR4、N-cadherin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无脑转移患者,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无脑转移患者;两组患者癌旁组织中各指标蛋白表达水平无差异。4.结论AEG-1、CXCR4与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能促进了乳腺癌细胞侵袭及定向转移至脑组织,EMT是乳腺癌脑转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AEG-1、CXCR4可能通过调控EMT途径影响乳腺癌脑转移的进程。第四部分AEG-1、CXCR4表达与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研究1.目的探讨AEG-1、CXCR4在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原发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其在预测乳腺癌脑转移发生特征及整体预后方面的价值及意义。2.材料和方法回顾性搜集2003-2013年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及神经外科诊治的原发乳腺癌至随访截止日期2016年7月31日发展为脑转移的5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年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乳腺癌组织病理类型、分子分型、早期/晚期发生脑转移、确诊脑转移时患者的KPS评分、脑转移灶数目等指标。顺利获取所有患者原发乳腺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AEG-1、CXCR4表达情况,应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AEG-1、CXCR4阳性表达率进行统计检验,相关性分析应用Spearman秩相关。3.结果1)AEG-1主要表达于细胞浆或细胞膜,表现为棕黄色颗粒,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27.4,P<0.001);CXCR4阳性主要表达于细胞质或细胞核或质核同时染色,亦为棕黄色颗粒,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21.58,P<0.001)。2)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中AEG-1及CXCR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6%,两者的表达均与患者TNM分期、癌组织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及脑转移灶数目、脑转移发展时间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及KPS评分无关(P>0.05)。3)AEG-1及CXCR4在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原发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7,P=0.024)。4.结论1)AEG-1、CXCR4表达上调与影响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明显相关,可能具有预测乳腺癌发生脑转移相关特征的潜在价值,可作为延缓乳腺癌脑转移发生的潜在的干预靶点。2)AEG-1、CXCR4在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原发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子分型及脑转移灶数目、脑转移发生时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表明两者的异常表达在乳腺癌脑转移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3)AEG-1、CXCR4在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原发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表明两者可能通过某些联系共同参与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