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出现了大量农户兼业现象。农户兼业经营对我国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且学术界对农户兼业存在广泛的争论与关注,对农户兼业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农户兼业的理论及现实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农户为最大化自身利益会使劳动力的农业与非农产业边际收益相等,同时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业间的自由流动要求农民收入趋于均等,从而劳动力和土地市场竞争的均衡使农民选择农户兼业经营。通过模型分析,本文提出了5个命题,并予以证明。接着本文对其他一些典型的农户兼业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与评述,总结了农户兼业经营的现实及具体原因。本文第二部分讨论的是农户兼业与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及产业化经营的关系。通过研究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本文认为农户兼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户内单位劳动力的土地经营规模,但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的集中与大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为农户兼业的继续发展提供了空间,对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分工有重要推动作用,但农户兼业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第三部分是对农户兼业与农业发展总体关系的研究。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户兼业起到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但农户兼业所形成的小规模经营、较高的交易成本、对农业分工的阻碍会限制农民收入的提高及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专业化分工及其它产业劳动生产力水平和工资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农户兼业最终将失去优势,虽然从现在的数据来看,这种趋势还不明显。第四部分的内容是农户兼业的区域特征分析。本文利用我国内地各省份的农民、农业发展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显示,我国内地各省份可分为各自特征明显的5组。聚类后的各组区域特征明显,并且东部各省份的各项指标普遍好于中部,中部又好于西部。针对各组农户兼业、人均耕地面积、农民收入的不同状况,本文提出了简单的发展建议。最后一部分是对策与建议。这一部分对日本和台湾的农户兼业状况和农户兼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并着重阐述了他们提高农民收入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接着本文提出了我国农户兼业和农业发展的思路及建议,其中包括重视农户兼业作用、改革土地制度、加强培训、促进农业产业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