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春季岁时节日民俗词语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很早就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由于汉代农业较之春秋战国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农业较大程度上依赖天时,所以人们更加注意观察四时的变化,《淮南子·天文训》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详细记载,但是二十四节气在《逸周书·时训解》中就早有记录,只是雨水和惊蛰的次序是颠倒的。《中华大典·民俗典·风俗民俗典》将春部分为孟春、仲春、季春三个大部,其中按照岁时民俗又分为:孟春部:元旦、人日、立春、上元、晦日、填仓、燕九,仲春部:中和、二月二、惊蛰、花朝、观音会、春社,季春部:上巳、清明、寒食,共16类。记载这些岁时事项的资料,基本上可以从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清代,基于语料的丰富性,一方面可以横向的对于的民俗词语进行研究,对于每个时段的民俗词语进行内部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纵向的对于民俗词语从古至今的演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涉及语言学、民俗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对于汉语史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民俗词语的研究现状尚不乐观,这方面的文章为数尚少,曲彦斌在其《民俗语言学新论》中说,民俗语言学直接脱胎于民俗学与语言学的有机结合,但在人文学科领域所触及的却不仅仅限于这两个学科。而且她的出现是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为现代科学背景和源头的。人们可以从各自的视点认识、利用她,却难以据此来完整、准确的阐释其学说的总体思想。本文讨论了唐宋时期岁时民俗词语的一些主要特征,共分五个部分,绪论介绍了民俗概况、春季岁时节日民俗概况以及民俗词语的研究情况。第一章,对春季岁时民俗节日名称的发展变化进行了研究。以历时的研究方法各个名称的产生及其发展进行了阐述,重点讨论了各名称在唐宋两代的使用情况。第二章,春季岁时节日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讨论了唐宋时期个别节日活动用语的政治性色彩及其政治性色彩在明清的延续。第三章,春节岁时节日有不同的起源,本文主要以其产生的原因为出发点,讨论了春季岁时节日的用语的仪礼性色彩。第四章,从春季岁时节日的发展状态出发,讨论了明清时期新出现的春季岁时节日民俗词语,及春季岁时节日民俗词语随着岁时节日的发展成熟而去政治性、去仪礼性,更加民俗化的特征。并且讨论了其地方性色彩。结语,在研究唐宋岁时民俗词语的过程中,发现《汉语大词典》对于其中的许多词条未收录,本文予以了补充。
其他文献
从分子结构和热失重分析着手,介绍了4种建筑用弹性密封胶的性能优缺点;并按用胶领域对建筑用弹性密封胶的选用给出了建议。
编辑同志:  我同学小青是高二学生,因故意伤害被起诉到法院.小青平时表现一贯很好,与同学相处和睦,学习成绩也好.这次因为他人欺负他且动手打他,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还击而
期刊
1991年6月6日下午,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在沉睡600余年后再次喷发!从火山口喷射出的熔岩、碎石、灰尘和烟雾气体直冲云天,形成了一个直径约26公里的大蘑菇云,几百人死于这次
期刊
基于对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中水解反应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国内外几种水解反应器的结构特点,着重介绍了几种水解反应器在工业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并对水解反应器未来的发展
分别以四甲基乙二胺、四甲基丙二胺、四甲基己二胺、双(二甲胺基乙基)醚4种叔胺与端环氧硅油反应,制得4种蓝光透明的亲水嵌段硅油乳液,考察了它们的稳定性、白度、亲水性和手
在我国文学史上,两个以上的作家常常被并在一起称呼,其基本形式主要有七种.  按时代并称汉末诗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都是汉献帝建安年间的诗人,并称
期刊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进行,高等教育规模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相关的教育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深入推进。现阶段,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借助于建立新校区或者是采取对原有校区进行合并和重组的形式进行办学。多校区办学在促进学科建设优化,发展教育空间,整合教育资源,以及提升高校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这使得一些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了解决。然而由于多校区的文化特色差异较大,区域特征也有较大不同,现实中高校采取多校区的运
村级财务公开是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保证。当前村务公开存在公开意愿低、公开水平低、监督力度低的问题。本文从信息披露视角分析"三低"的根源,并提出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