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及咏叹调的创作手法与艺术特征—以《冰凉的小手》《人们叫我咪咪》为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1982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歌剧的历史,是从意大利开始谱写的,全世界的歌剧发展几乎都是在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下进行的。最早的歌剧于1600年在佛罗伦萨诞生,在以后的数十年数百年里,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来推动歌剧的发展不断往前。  普契尼是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享誉世界的歌剧大师。贾科莫·普契尼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音乐世家。5岁时学习音乐。10岁开始当唱诗班歌童,14岁任教堂管风琴手并在1880年进入米兰音乐学校(Milan Conservatory)就读,在浪漫派作曲家蓬基耶利及巴齐尼的指导下学习作曲。在米兰音乐学院一年,他创作了以天主教弥撒为背景的作品《安魂曲》,此曲标志着普契尼与基督教音乐相结合创作的颠峰。所以普契尼的《安魂曲》常常被拿来与威尔第的《安魂曲》相题并论。1875年普契尼在索萨听了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他被歌剧的魅力彻底征服,“我生来就是写歌剧的”后来普契尼写道,从此普契尼要立志成为一个歌剧作曲家,抛开唱诗班指挥和管风琴师这卑微的工作生涯。在学校的生涯中,普契尼学习了大量的歌剧写作技巧和作曲文化与技能,这为他以后质量极高并如涌泉般作品的出现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普契尼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令人感动的作品,都是令人敬佩、令人震撼的作品,12部作品凝聚了他写作精神和创作理念。偏好于塑造性格软弱的主人公的他,创作了大量“打动世人”、“使世人流泪”的优秀歌剧作品。如1884年的第一部歌剧《群妖围舞》1889年的《埃德加》,1893年的成名作《曼侬·列斯科》,1896年根据法国小说亨利·缪尔杰的《穷艺术家的生活情景》描写巴黎拉丁区一些身怀梦想的文艺青年与绣花女之间爱情故事编就的《艺术家的生涯》,1900年为反应罗马当时黑暗,混乱的凄美爱情故事《托斯卡》,1904以日本长崎流传的悲惨爱情故事为背景的《蝴蝶夫人》。在1910年又创作了描写美国西部底层劳动人民悲戚生活的《西部女郎》以及1917年的《燕子》和1918年的《三联剧》等脍炙人口的歌剧作品。1926年根据意大利作曲家戈齐的同名童话剧描写美丽的中国公主图兰朵选婿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图兰朵》。  普契尼是个戏剧天才,歌剧旋律表达的天赋在普契尼身上尽显无疑。作为19世纪晚期现实主义音乐的代表性人物.他对于歌剧的处理的是现实、真实的世界,而不是虚幻的。所以说他的歌剧作品是“直接到达歌剧史上戏剧性高峰的剧作。”在普契尼的歌剧中世界各国的音乐精华被他利用。他把角色的对话也变为歌剧里的咏叹调,这是它的最大创新点。在歌剧伴奏上,管弦乐大开大合,时而辉煌、时而委婉,与人声有着无与伦比的配合。的歌剧中的咏叹调至今还为人们所传唱并经久不息。在普契尼经典的歌剧作品中,《波西米亚人》是比较重要的一部作品,该剧于1893年2月在意大利都灵初演,四幕歌剧《波西米亚人》(又被译作《绣花女》《艺术家的生涯》)。由贾克萨和伊利卡编剧,普契尼作曲。剧情以19世纪巴黎拉丁区一群流浪的艺术家的生活为背景,以两对恋人的爱情故事为主轴,“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贯穿其中。其中诗人鲁道夫和绣花女咪咪是核心的一对爱情故事,也是比较严肃和鲜明的一对,另一对是诗人马切洛和穆塞塔作为陪衬,这一对显得活泼,是一对喜剧的陪衬。故事主要讲述了生活贫困的鲁道夫遇见了绣花女咪咪,两人一见钟情。后来由于生活所迫两人的爱情差点破裂,后来咪咪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当鲁道夫探望时两人又重归于好,并计划新的生活。最终咪咪在寒冷的阁楼中死去,鲁道夫悲痛欲绝。其中《冰凉的小手》和《人们都叫我咪咪》这两个咏叹调选段就出现在歌剧的第一幕当中,两人互相表达、抒发两人各自内心的感情世界。这部歌剧新颖、富有魅力,整部歌剧演出后引起了巨大轰动,使整个欧洲认为意大利一颗新的明星在歌剧界升起了,威尔第有了继承人。是普契尼也正式迈入歌剧大师的行列,一时间欧洲大陆各大剧院纷纷上演此歌剧,至今仍受广大歌剧爱好者的喜爱。本文以其著名作品《艺术家的生涯》及歌剧里面的《冰凉的小手》《人们都叫我咪咪》两手著名咏叹调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以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以及这些社会政治背景对普契尼歌剧所表达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为依据,以普契尼歌剧及其咏叹调的内容、写作手法、曲式、和声、配器以及作者情感为线索。进一步认识普契尼的歌剧对于小人物的故事和悲剧女主角的刻画这两个重要的艺术特征,深入挖掘普契尼咏叹调的结构创作风格。全面解读普契尼,深入了解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历程。以此丰富、提高自身的演唱与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我们对普契尼以及意大利歌剧理论。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以“暴力”为表现主题的作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当代艺术的表现题材中,艺术家用各种手段和媒介来呈现“暴力”。本文以中国当代艺术“暴力美学"创始人杨少斌
重庆当代风景油画艺术家对本土风景有独特的审美情怀,在长期从事风景油画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画家们多姿多彩的风景油画艺术创作为重庆风景油画水平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