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很多大中型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这对城市的公共交通日常客流运输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很多大中型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体,地面公共交通辅助的城市公共交通客流运输网络系统。而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高度的智能化、信息化、客运量大、系统内部人流密集、系统封闭程度高等特征,是城市客流运输的大动脉。但是其在正常运营过程中,由于受到某些系统内部或者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干扰,造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某一个或几个站点或者区间发生突发中断事件也时有发生,进而导致客流出行延误,大量乘客在系统内部滞留,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所以此时调用地面公交疏散滞留乘客,并利用地面公交对中断区间进行接续疏运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措施,对于事故发生时降低乘客的出行延误及经济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以城市轨道交通突发运行中断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中断事件发生时,调用应急公交接驳疏散、疏运客流的相关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国内外研究学者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中断事件发生时应急事件处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对突发事件的定义、分类进行界定,并分析中断位置不同对于乘客出行产生的影响,再提出启动应急接驳公交的条件以及应急公交接驳联动的决策、启动流程,为后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以受影响的客流为研究对象,对受影响的客流规模进行界定,并分析客流重分配时的影响因素,构建基于乘客出行时间链的阻抗函数和客流重分配模型,利用改进的Frank-Wolfe算法,通过Matlab编程将受影响的客流OD矩阵重新分配到新构建的公交接驳线网中,为后续具体接驳方案的制定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3)基于相关设计规范及实际情况,分析突发中断事件发生时开行临时应急交路的可行性。然后结合基于客流加载情况下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关键节点识别的研究结果,通过以乘客的出行时间成本、应急公交接驳的运行时间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综合考虑调用应急公交车的数量、线路长度、线路占用率等条件约束,建立优化模型,生成应急公交接驳客流疏散、疏运联动方案。(4)案例分析。以某城市六条轨道交通线路构成的线网为背景,假设一号线车站区间v13-v15双向运营中断一小时,并达到启动公交接驳的条件。通过模型求解分析,制定出最终的应急公交接驳组合模式,相比传统的接驳模式,发现本文所制定的组合接驳模式对乘客总出行时间成本、公交运营成本及所调用的应急公交车辆数均有所优化,进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