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毒性效应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djy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国际标准藻种——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以及湖泊水华的主要藻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作为实验材料,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低环芳烃萘作为试验毒物,采用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的处理方式,研究两种藻类在不同浓度萘胁迫下,个体水平上生理生化响应和种群水平上数量及种间关系的变化,初步探索萘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者和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对各类实验指标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得到萘对斜生栅藻及铜绿微囊藻的96hEC50值分别为13.34mg/L和44.26mg/L,说明铜绿微囊藻对萘的耐受性明显强于斜生栅藻,符合铜绿微囊藻作为耐污种的定位。(2)单独培养,胁迫浓度设置为0、0.5、5、10mg/L,9d后测定叶绿素、蛋白质、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藻类对萘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首先体现在SOD活性上,5、10mg/L的萘对斜生栅藻的SOD活性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对光合色素(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具有抑制作用;对MDA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大。(3)混合培养,胁迫浓度设置为0、0.5、5、10mg/L,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初始接种密度按照竞争公平性来配比,公平竞争条件设置1:1,非公平竞争条件设置1:2和1:4,连续9d观察。斜生栅藻与铜绿微囊藻的种间关系属于资源利用性竞争,混合培养时斜生栅藻种群数量少于单独培养时的数量,铜绿微囊藻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直至稳定;当萘浓度为0 mg/L时,三种初始接种密度配比,斜生栅藻数量在竞争中均是占优。依据Lotka-Volterra竞争方程,理论上二者竞争的结果是斜生栅藻取胜,铜绿微囊藻被排斥;在萘胁迫下,斜生栅藻与铜绿微囊藻的种间关系发生改变。混合培养的藻类生长拐点提前(铜绿微囊藻平均提前4d,斜生栅藻平均提前1d)。斜生栅藻对铜绿微囊藻的竞争抑制参数大于铜绿微囊藻对斜生栅藻的竞争抑制参数;萘胁迫未产生浓度-效应关系,可能与实验过程中萘挥发引起的有效浓度降低有关。理论上,两种藻类种间竞争的最终结果变为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都可能在竞争中获胜,是一种不稳定的共存状态。(4)萘胁迫能改变水体中初级生产者数量和种间关系,进而可能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正> 拙文斗胆试从史学、文字学、民族学、民俗学、民间文学和考古学相结合的角度,对屈原《楚辞·天问》中之“康回”(“康回冯恕,地何以东南倾?)与苗族关系的历史渊源进行考
<正>宁德市地处闽东沿海,是福建省马铃薯的主产区。过去,当地马铃薯生产大都分散种植,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较少,致使马铃薯集约化种植程度和商品率低下,加上品种单一,退化严重
<正>《源代码》是一部极其精确的电影,几乎没有拍摄什么可供删减的镜头,因为"时间太有限了,拍摄时就在选择最为必要的画面。"从2010年的3月1日到4月29日,《源代码》用59天拍
为了了解生长发育后期梨的介电特性与生理特性和内部品质的关系,采用同轴探头技术测量了生长发育后期2个月内梨在20~4500 MHz间的介电参数(相对介电常数ε’和介质损耗因子ε
目的探讨发酵糙米提取物对高血脂大鼠血脂、肝脏脂类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高血脂模型,通过灌胃不同剂量的发酵糙米提取物[100和300 mg/(kg.d)],观察对
针对汽车在紧急避障等工况下,驾驶员快速转方向盘时手感沉重问题,根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永磁同步电机调速,设计超前角弱磁控制方法。电机转速在基速以下时采用id=0控制,电机
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在自然面前人的能动性不断增强,对自然过度掠夺和索取,毫无顾忌地向自然排放污染和废弃物,引发了生态危机。人们从人
<正>这是一部丝毫不逊色于《盗梦空间》的电影,甚至可以这样说,相比于《盗梦空间》壮观的匠气,《源代码》显得更自然更圆润。它的聪明与敏感,让它在理性与感性两方面同时沉重
为探讨网络使用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角度使用问卷对425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使用完全通过学习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正向预测学业成就
炼油废水是环境的严重污染物之一,每年有上千万吨油类物质污染江河湖海和土壤,严重的危害水产资源和人体健康。因此,探讨和研究炼油废水处理的新技术和方法是炼油废水处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