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人工构建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为背景,探究人工湿地系统用于农业灌溉水净化从而改善农田土壤环境的有效性,以及土壤线虫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变化的指示作用。用经人工湿地净化后的黄河水对原黄河灌溉田进行为期一年的灌溉,并以持续用黄河水灌溉的农田作为对照,通过检测各时间点(2008年9月;2009年3月;2009年5月;2009年7月;2009年9月)二者中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计算生态指数,检测灌溉用水和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铜(Cu)、铅(Pb)、锌(Zn)含量,研究结果如下:湿地处理水各月份四种重金属含量均比对照组低(P<0.01),用湿地处理水灌溉的各月份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别低于对照组(P<0.01),但重金属含量随黄河水重金属污染程度呈现波动。土壤样本中土壤线虫共有24科41属被识别。线虫个数除2009年3月,湿地处理水灌溉土壤均低于对照组(P<0.01);湿地处理水灌溉土壤平均线虫个数为122.6条/1OOg土,对照组土壤平均线虫个数为165.8条/100g土。其中食细菌线虫比例,除2008年9月,湿地处理水灌溉土壤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1)。不同c-p值的土壤线虫类群,c-p1-2线虫比例除2008年9月的被检土样中湿地处理水灌溉土壤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时间点样本均是湿地处理水灌溉田低于对照组(P<0.01)。c-p3-5线虫所占比例情况相反。土壤线虫生态指数MI、∑MI、H’和PPI,在重金属含量高的月份(2009年9月),指数值低,反之则高;土壤线虫MI、∑MI,除2008年9月,其余时间点湿地处理水灌溉土壤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果显示,用种植香蒲的人工湿地处理水灌溉能显著降低灌溉水及农田土壤中四种重金属含量(P<0.05-0.01),改善土壤环境;土壤线虫营养类群、生态多样性、生态指数可以反映土壤环境质量,说明土壤线虫可以在一定时空尺度内作为环境指示生物,监测土壤环境。